机床商务网

登录

“钳工”郭岐顶:扎根一线 书写不一样的青春乐章

2017-07-22 09:09:456495
来源:千龙网
  【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但他吃苦耐劳、勤于钻研的事迹却在公司内部广为流传。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却依靠自己的双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出生于1981年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八零后,但他已经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多次创造佳绩,并于2011年荣获北京市青年机修钳工银奖,并成长为公司钳工员工!他就是北京京煤化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装配一班副班长——郭岐顶。
 
  爱鼓捣的钳工,练就一身武艺
 
  “我上初中时,就把家里电线全部换了个遍,没事就捣鼓家里的一些电器,现在想想,小时候可没少挨打。”郭岐顶笑着对记者说。2001年技校毕业后,郭岐顶进入京煤化工设备开发公司机制班做机修钳工。“虽然毕业时有中级工证,但学校学的与实际工作差别还是很大,尤其是机修和装配钳工要从零学起。”郭岐顶说,“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了两年,多学多练,不懂就问。”为了尽快让自己成长起来,他每天下班吃过晚饭就到车间里加班,完成师傅交给的工作任务,几乎每天晚22时左右才离开车间。下班后,他手不离卷地捧着《钳工工艺》、《机械基础》、《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等书籍,没黑没白地看……
 
  钳工基本的作业有锉、锯、錾等。那段时间,郭岐顶为了练基本功,能保证手工锯的活,决不上锯床;能保证锉、錾的活决不上铣床,能钳工打孔保证的活决不上镗床。手上磨出了血泡,胳膊肿得抬不起来,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后骨头象散了架似的,他也没有退缩。
 
  后来,为了练习手稳,把平面挫平、直线挫直,他将盛满水的纸杯放在挫上练习,经过无数个“再坚持一次”后,盛满水的纸杯如置平地,挫出的平面和直线远高于一般直尺标准。就这样,他坚持苦练钳工技能基本功,练就了一手绝活:手工镶配工件间隙可以控制在0.02毫米以内,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约0.08毫米)的1/4。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郭岐顶很快从一个技术“菜鸟”成长为一名技术“尖兵”。他在2005年京煤集团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九名,2006年从京煤化工公司约300名技术工人中脱颖而出,荣获了本年度企业“青年技术能手”称号,2007年又成为市青年技术能手。
 
  在郭岐顶的带动下,班组学风高涨。业余时间学习的人多了,业务技能提高了。几年来,他所在的班组从没有因为工作失误影响过一线车间的正常生产,并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文明号”、“京煤集团先进集体”、“京煤化工班组”。
 
  不一样的大师,展现八零后工人风采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在郭岐顶苦练基本功,恰青春之路起航时,公司科研项目为他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心里特别感激化工公司的培养,我们遇上了好时候。”郭岐顶说。
 
  通过多年坚持“科技兴企”。京煤化工在行业内做到了多个“”:个在北京地区取消了火雷管,从源头上解决了生产和使用的弊病;个提出了乳化炸药复合敏化技术理论,并建成条连续化复合敏化型乳化炸药生产线,全线作业人员控制在15人以下;个淘汰铵梯炸药,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个开发应用工业雷管自动编码技术,为首都及全国涉爆作业安全管理、涉爆产品流向控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个实现电子雷管规模化生产和使用,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为提升社会公共安全与爆破安全技术水平作出了表率;个开发采用民用爆炸物品化学示踪管控信息系统,更加有利于预防犯罪和案件的侦破;个在民用爆炸物品中采用警示标识和登记标识,提高了社会公众的识别能力,提升了公安部门监管水平;个在民用爆炸物品运输中采用了车载GPS 定位监控系统,做到了危险品运输的实时监控……在这个团队中郭岐顶是研发项目工人,做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等工作。就好比服装设计师做出设计方案,需要专业裁缝制作成衣。”郭岐顶做的相当于“专业裁缝”的工作,而实际上精细度远高于“缝制”。因为在研发中,“经常是0.01毫米的误差就决定了一个成品和废品的命运。”
 
  在电子雷管研发实验中,“细的引信只有0.016毫米,要穿在极细的针管里对其加工。”无论是电子雷管点焊机零部件加工,电子雷管用终冲模具改造与调试,卡口卡中腰机器零件制作,雷管装填线零件加工,导爆管牵引机的制作,还是公司放炮场防爆箱夹子制作与安装,郭岐顶精益求精,从实践角度入手,思考探索简化操作步骤,使设备更易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按照设计加工过程中,像一个钻孔,一个螺丝的安装位置,他总能从设备使用安装维护便捷的角度来优化制作。”京煤化工设备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温久谦说。
 
  参加工作以来,郭岐顶先后参与改进延期药生产线设备、研发自动分盒机、药头自动焊接流水线和电子雷管生产线配套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雷管生产环节的安全系数,还节省了人工成本。独立研发的冲压模具在为公司节约10万元采购成本的同时,还创造了12万元的销售收入。多年来他参与研发的各种生产线设备和元件累计为公司创造了超过1000万元的销售收入。
 
  2012年,北京市郭岐顶钳工技师工作室挂牌后,他凭借这个平台,带领团队成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多年来,收获了包括引火药头点焊接、延期药分盒机、装药机、拉拔机、新型冲压模具、电子雷管引火元件检测机6项科研成果。他本人还创出了近10项“六小成果”。特别是电子雷管引火元件检测机项目,装配工序机器人代替自然人,实现雷管工序的自动化生产,填补了行业空白,即提升了本质安全,又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他把工作室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导师带徒、问题集中研讨等方式,手把手、面对面地把工作室的3名工培养成为了工人技师。
 
  “这些年来我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只要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谁都能创大业、出成绩、成栋梁。技术工人在一般人眼里是平凡而普通的,就像一颗小小的铺路石,但在我眼中它却是伟大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激情谱写无怨无悔的诗篇。”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豪言壮语,但十几年来郭岐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
 
  而在京能集团,像郭岐顶这样扎根一线,在奉献中书写人生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已经成为京能集团奋战在各个岗位上的一面面旗帜,着企业前行的脚步。目前,京能集团党委有直属党组织50家,12355名党员,618个党支部,在电力、热力、煤炭、房地产、环保、金融、城市服务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在北京、内蒙、山西、宁夏、宁东、湖北、四川、云南等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默默地履行着京能人的职责,奉献着一名普通党员的智慧和力量。
 
  京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切实担当起京能集团作为首都能源安全供应和保障的重大使命,集团党委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确保企业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首要任务,从严从实抓好思想理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根据集团近几年两次经历重大重组,集团产业链延伸,业务范围扩大,员工人数迅速增加的实际,集团党委先后开展了五个党建创新项目(规范化党组织、党委青年党校、企业文件检索、社会主席核心价值观、党委主体责任)试点工作,群团主题实践活动等,受到了党员和员工的欢迎和好评。

    (原标题:“钳工”郭岐顶:扎根一线,书写不一样的青春乐章)

上一篇:南通:为建设制造业强市提供高技能人才

下一篇:为何越来越多大学生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