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刘恩磊:鸡蛋壳上能钻孔 创新用心干好活
- 发布时间:2016-07-25
- 浏览次数:5383
瘦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神气的大眼睛以及哈哈一笑就露出的洁白牙齿,是青岛港钳工刘恩磊的自带标识。虽然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但是岁月的磨砺不但没有改变他的高颜值,更让他身上淳朴可爱的“工人气质”愈发深厚。
“要干就用心把活干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扎根基层21年,这句朴实的话语一直烙印在刘恩磊的心里,而他也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多年来,刘恩磊获得了青岛市“技术能手”、“新长征突击手”、“有突出贡献的技师”、“技师”等多项荣誉,满满功勋背后有荆棘也有平川。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港机分公司技师刘恩磊
青岛港是我国外贸亿吨吞吐大港,更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随着港口的大发展,港机大机制造数量越来越多,制造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都越来越高。而高标准严要求的背后,考验的则是一线技术工人的技艺。
在青岛港,每台机械都需要钻铰、攻丝近万个孔,如果其中一个孔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大机装配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如何提高钻孔精度和效率,成为技术工人面临的重大难题。为了能够使钻削稳、准、精、快,丝毫不差地钻好每个孔,刘恩磊琢磨出一个用钻床钻鸡蛋取皮的练习方法。
每天下班后,刘恩磊都会揣上几个生鸡蛋,带着量块、杠杆百分表等辅助工具坐在厂房的角落里,他一手固定住鸡蛋,一手拿着直径只有12毫米的麻花钻头小心翼翼地钻向0.2毫米的鸡蛋壳。起初,因为手感力度掌控的不好,鸡蛋经常是连壳带皮一起破掉。为了不浪费鸡蛋,每次失败了,刘恩磊都用胶布把破洞的地方粘上,然后换个地方继续练习。多的一次,一个鸡蛋竟然被他钻了20个孔。
“刘师傅,你弄个鸡蛋干什么?”在这期间,有不少工友看见刘恩磊下班不回家非得跟个小鸡蛋较劲时,都会过来很不理解地开上两句玩笑。但是刘恩磊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是继续用鸡蛋练心、练气、练眼、练手。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港机分公司技师刘恩磊
2011年,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制造安装转载楼,刘恩磊主动请缨,承担了连接板加工任务,并且利用“钻蛋壳”这项独门绝技,使加工的孔全部控制在了0.2毫米的误差范围内,而且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为转载楼顺利安装提供了保障。
挑战自我 24岁年轻技师
要问21年来基层工作永葆活力与干劲儿的秘诀是什么?那刘恩磊的回答一定是:因为热爱!
从小,刘恩磊就对绘画很感兴趣。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初中毕业的时候他以几分之差与美校失之交臂。在家人的劝说下,刘恩磊报考技校,成为一名中专生。“本想着自己可以拿画笔,结果却去搬弄钢铁了,情绪特别低落。”
在那个车工钳工并不吃香的年代,身为班长的刘恩磊仅有的选择就是埋下头来把技工的本事学好。在学校里,他经常要完成把直径为60毫米的钢块用锉子锉成平滑的六方形、四方形的任务,也在练习抡大锤时砸伤过自己的大拇指,虽然学习的过程很辛苦,但是坚持过后,刘恩磊发现自己十分喜欢这个行业,并决心要一直干下去。
1995年,刘恩磊进入青岛港工作,借助港口制定的一系列的好制度、好政策,他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历练。白天刘恩磊一头扎在车间练基本功,晚上回到家就自学钳工方面的知识,把一切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每年集团组织的技术工人培训会和操作技能比武大赛,几乎都能看到刘恩磊的身影。
在一次技术比武中,刘恩磊被指定在4个小时内,用两块8毫米厚的铁板裁成大小形状相同的模具,并且两块模具要严丝合缝地镶嵌在一起,这才算完成任务。这对刘恩磊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爱钻研的他开始细细琢磨起每一个操作步骤,干什么、怎么干,哪个活要先干,哪个活要后干……刘恩磊说,方案的制作也是个技术活。就这样,在反复推敲与不断衡量之下,他在每次比赛中都能脱颖而出。
2000年,刘恩磊在青岛市第六届技能大赛中获得钳工项目名,成为整个青岛市年轻的技师。这一年,他年仅24岁。
技术创新 总结经验动手动脑
2012年,董家口港区要制造当时世界上大的堆取料机。因为之前没有相应的技术,所以怎么在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是公司上上下下棘手的问题。情急之下,公司领导将重任交付给港机制造的钳工专家刘恩磊。“有难事就要往上冲一冲!”没有丝毫犹豫,刘恩磊临危受命接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
在没有任何资料和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提下,刘恩磊只能参照技术要求,拿着图纸反复画图,反复试验。按照设计要求,堆取料机的小平衡梁安装到位后变形量不能大于1毫米,按原来的工艺制造,变形量都在10毫米以上。刘恩磊只好推翻原有的计划,白天晚上连轴转,潜心研究新的设计方案。经过大半个月的艰辛努力,由他设计的大车行走组合胎具一次研制成功,不但减少了划线和机加工辅助工序,将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还为之后的设备制造夯实了基础。
这样的技术创新只是刘恩磊工作的常态。“创新就是在总结经验之上,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以前人家怎么干你就怎么干,这样永远也不能出徒,做技术活儿还是要动手动脑。”刘恩磊直言。
其实,早在2006年,刘恩磊就已经成为传道授业的师者,在基层一线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在他看来,师傅除了把自己多年的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的教授给徒弟之外,更应该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
“不要墨守成规,大胆尝试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在工作中要敢于超越,不断创新。”每次徒弟遇到疑难问题需要刘恩磊的帮助时,他都会先启发再引导,技术上的难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港机分公司技师刘恩磊
小小岗位铸就起不平凡的人生。谈起“工匠精神”,身在基层的刘恩磊也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他说,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的敬业精神,用心用脑地把活干好才是对“工匠精神”好的诠释。
(原标题:大国工匠刘恩磊:鸡蛋壳上能钻孔 创新用心干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