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工匠回顾】杨芳:数控机床界的花木兰
- 发布时间:2018-12-25
- 浏览次数:4558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里,活跃着这样一位女工匠。她的一双巧手制造过神舟号系列飞船航天座椅的缓冲器,也打磨出高速列车动车组的核心部件。五年时间里,她和团队成员共承担了一千两百多种零部件的科研试制任务,她就是集团特聘的关键技能带头人——杨芳。
已近50岁的杨芳看起来依旧年轻漂亮,她从基层普通员工做起,到现在已经成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技师、集团特聘关键技能带头人。这可不是说说就能做到事,没有金刚钻,还真做不了杨芳做到的事。
杨芳曾接手过的某产品试制任务,该产品需要用23种刀具把一块10公斤重的铝锭切削成0.5公斤零件,并在不同位置钻出一百多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孔,任何一处精度误差若超过千分之二毫米,都会导致整个零件直接报废。
据了解,这个零件由许多平面、空隙构成,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要切削掉95%的原材料,刀具和夹具的轻微移动后都会导致零件发生形变直接报废。杨芳拿到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发现,零件孔的位置度与同轴度,以及孔壁内的粗糙度都达不到图纸要求。但是这个零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件,如果做不出来就会影响整个产品的生产进度。
面对这项技术难题,杨芳和团队成员没有放弃。当时,杨芳团队几乎每时每刻都守在机床前调整程序、优化参数,盯着旋转的刀头在零件上来来回回行走,常常一干就是一天一夜,累了,就靠着车间的柱子眯一会。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改制刀具,改进工艺,零件相关技术难关被一一突破,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
这样的技术攻关对于杨芳来说,只是家常便饭。神州号系列飞船航天座椅缓冲器的制造,就有她的贡献;高速列车动车组的核心部件也出自她的巧手,而她这一身本领,和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分不开。
1986年,不到17岁的杨芳进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铣工。在女孩爱美的年纪,杨芳终日穿着油渍斑斑的工作服,和一大堆铁疙瘩相伴。因为每天和机械零件打交道,杨芳回到家里总是一身的汽油味,双手也变得粗糙难看,但她从没有放弃过。
1992年车间新进了一批数控铣床,为了掌握操作数控铣床的技能,杨芳和爱人用一年多的工资,自费购买了当时还是稀罕物的电脑,自学计算机编程、机械制图等知识,还捡起了荒废多年的英语。
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杨芳啃掉了数控加工技术中的一个个硬骨头,从一个普通女工蜕变成技能大师。2004年,杨芳参加湖南省首届数控技能大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大赛获奖的女选手,被誉为“数控湘女人”,现在,她已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关键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防科技工业511专业人才,她领导的团队也是人才辈出。
和机床相伴三十余年,车间里摸爬滚打,案头边挑灯夜读,一次次接手艰巨任务,一次次交出答卷,作为兵器人,杨芳不辱使命。而她则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入行业中,继续为国防事业出力。
(来源:都市一时间——公民榜样栏目《湖南工匠 数控“花木兰”杨芳》,由本网编辑根据视频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