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

登录

沈阳机床:开启制造业未来超级实验的探寻之路

2017-06-01 08:49:2711582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i5研发团队中除了朱志浩,竟然没有一个人曾经搞过数控系统。那么这项艰巨的创新究竟该从何起步呢?黄云鹰告诉记者,彼时,沈阳机床正与意大利机床企业菲迪亚(FIDIA)合作搞“飞阳”数控系统,通过参与“飞阳”项目,团队积蓄了力量。“其实跟菲迪亚的合作相当于把我们带进了门。一开始我们简直就是门外汉,不知道数控系统的内部构成,甚至连关键零部件都不知道。”黄云鹰回忆道,“通过跟菲迪亚的合作,我们至少知道了数控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知道我们自己的欠缺是什么。”
 
  研发团队从一开始就在心底明白,不可能寄希望于菲迪亚来实现真正的突破。“五轴机床的数控系统,他们绝不会对我们开放。所以2007年团队成立的时候,我们就自己钻研五轴的技术,这肯定得自己做,五轴的卷子一定要交,因为做数控系统如果你五轴的没有做,那就相当于没做;两轴、三轴不能代表这个领域的先进水平,要想取得真正的技术突破,就一定要做五轴。”黄云鹰说道。而之所以要走PC架构路线,按照关锡友的说法,是“被憋出来的”。他分析指出:“当计算机在工业过程中开始应用的时候,世界范围内全都走了同一条路,叫做工业控制器。因为当时的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大家都走了这条路,像发那科、西门子等等巨头,基本上都是这样一条路。因此,他们的底层是电子硬件和软件配合的。而这条道路已经被这些外国巨头封死了,都是他们的,你啥招儿都没有!你在后边可劲儿追,能超越吗?后来我们这帮年轻人憋出来一个新招儿,就是干脆基于PC架构。”
 
  但是,这条路走起来异常艰难。一切意味着要从0开始,并且,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在研发i5系统的五年时间里,沈阳机床累计投入11.5亿元,关锡友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这玩意儿没有土地,没有厂房,一年砸进去几个亿,所能看到的就是一帮年轻人和几十台电脑,软件这东西你也看不到啊!”虽然被压力折磨地“跳楼的心都有了”,但关锡友没有放弃,在坚信中等待。
 
  尽管基本原理教科书上都有,但当真正用到实际中时,却重重困难。“光是让伺服驱动器转起来,我们就花了三年时间。”黄云鹰向记者回忆道。
 
  所有的路,都需要自己一点点摸索前进。为了研发驱动器,i5团队还自己搞出了负载试验台。“要想做好驱动器,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测试和实验的手段,负载试验台能够非常地找到问题的所在,所以非常关键,否则你根本不知道驱动器的实际效果怎么去评价。这个东西我们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己搞出来的。”黄云鹰说道,“开发总线技术时也是这样。我们选择了EtherCAT开源方案。其实市场上有很多总线技术开发的商业方案,你只要花钱就能买到,但是这些商业方案不会对你开放,这样你的整个开发过程就会有缺失。我们选择EtherCAT开源方案,一方面是为了省钱、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透彻、更深入地去掌握总线技术,而不是说被商业方案牵着走。我们开发了将近一年时间,弥补了各种缺陷,终成为个成功利用EtherCAT的国内厂家。”
 
  前行的步伐步步扎稳,一个接一个障碍持续攻破……历经五年浴血奋战,i5研发团队修正更新了1917个大小版本,累积了1032条测试用例,原创了数控系统CNC运动控制技术、数字伺服驱动技术、总线技术等数控核心技术,拥有整体代码近百万行,申请发明17项、授权2项,申请实用新型10项、授权7项,申请外观17项,授权14项,软件著作权17项……i5系统终于成功问世了!这是一场“货真价实”的源头创新——i5系统核心技术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研发团队自己开发的,没有花钱买来的;其间所有的沟沟坎坎,全部凭借自己的力量,一个个跨过。“真正的技术创新就是应该从源头开始,一步一步向前走,每一个地方我都能明白该怎么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你是‘拿来主义’、花钱去买,那中间很多过程你就不去研究了,虽然看上去快了,但整个研发过程就会有缺失,以后倘若出现了问题,你会不知道该怎么办。缺少了中间的那些鏖战、那些失败,你不会真正成长。”黄云鹰意味深长地说道。
 
  i5系统研发成功的消息传来,关锡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些顶着巨大压力、在焦虑和煎熬中苦苦等待的经历涌上心头,让他后怕:“如果再来一次,我恐怕绝没胆量再干这件事。”后来有人问他,i5系统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关锡友总结了三句话:“,找对人;第二,不管;第三,给钱。”但是,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他并没有讲出来——那就是他本人在这项艰辛研发中所承担的角色:独特的眼光、坚定的决心、开明的理念、坚韧的毅力、执着的信任……哪怕缺失了一点,项目都不可能成功。“我之所以选择朱志浩,其实看重他的不是技术,而是他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他很执着;第二,他不糊弄你。如果从开放的角度来看,其实他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我才敢于把这一切交给他,不管他选谁、用谁,我都不管。”关锡友对记者说道。
 
  事实上,关锡友的压力、焦虑,并没有到此为止。i5系统后来还出现过一次“波折”。关锡友回忆:“i5系统用在i5机床上时,还出现过一次很大的问题。那是2014年6月份的时候,当时i5系统用在两轴机床上没问题,但是用在三轴、五轴机床上时,出现问题了。因为轴数越多,通讯的数据量越大,两轴的数据量小,三轴、五轴的数据量大,在高速传输时数据丢失了!当时老朱(朱志浩)告诉我这个消息,听完我就傻了,好几天没睡着觉,心想,完了!”
 
  关锡友向我们分析,出现这种问题,大致有三种原因:是底层译码技术混乱,说白了就是核心底层技术不行,倘若真是这个原因,就标志着i5运动控制技术的失败;第二,是传输介质有问题;第三是芯片出现问题。“我们自然会想到是自己开发失败了,因为传输介质和芯片是老外的。那时候你知道是什么心情吗?就是在家闹心啊,不知道咋整啊!你既伸不上手,又不敢、也不能责备他们,只能是等啊!”关锡友回忆道,“后来研发团队的成员给我发来了信息,说我们非常骄傲地告诉你,我们的底层技术没问题,是老外的芯片出现了问题!后来换了芯片果然就好了。哎哟我滴妈呀,当时那种自信啊!”
 
  自此,关锡友更坚定了一个信念——多年来,中国在技术上一直追随国外,“没有技术自信”;而现在,i5的诞生增强了关锡友超越巨头的底气:“别的不敢说,在制造技术这个领域,如今我们可以挑战的!”他准备重新定义制造技术的未来。
 
  “i5”这个名字,是5个“i”的总称:Industry、Information、Internet、Intelligence、Integration,即“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集合。与传统机床和操作系统相比,i5有着诸多特点:简易、连接、开放、分享……这些特点,实际上也不是提前规划好的,而是在市场竞争、客户需求、研发团队特点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福建南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迎发展黄金期

下一篇:我国军工行业与机床企业开展供需对接活动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