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发展受阻碍 四大雷区“踩”不得
- 2017-02-27 10:01:354758
然而,鸡年伊始,新松总裁曲道奎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3000多家机器人企业中,只有10%的机器人企业有竞争力,其余90%什么都不像,只是充一个概念。
究竟是什么阻挡了中国机器人企业前进的步伐?
雷区一:机器换人——挤压本土机器人生存空间
走进广东省的一些工厂,你会看到以下景象:几台机器人正在做着百名全职工人该做的事儿,机器臂从半成品中抓起水槽,把它们打磨得闪闪发光,再放到自动行驶的小车上。
其实,不仅是广东,在中国整个南方沿海制造业地带,成千上万的工厂正向自动化转型,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机器人工业革命。
表面上看是人力劳动成本太高,所以需要大量使用机器人,从深层次来看,机器人换人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前,中国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现金补贴方式,来刺激市场需求,鼓励传统企业大量使用机器人。这一举措,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是推广机器人技术示范应用的良好尝试。
2014 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22.7 万台,国内市场5.6万台,占市场的20%。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75000台,每售出3台机器人,就有1台卖到中国。中国的机器人发展高速已经引起了国外媒体的注意:未来中国工厂的机器人运作数量将超过其它任何国家。
而这就可以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也超越了所有国家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的机器人总体数量并不小,不过中国人口众多,平均下来,中国的机器人覆盖率还是很低。并且,要命的是,国内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仅有1.6 万台的份额,在中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基本依赖进口。
在传统机器人领域,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超越。无论是机器人本体部分,还是伺服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未来10 年内中国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完全自主化。
所以问题来了,“机器换人”中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既然都是依靠外援,那么,这项政策如何能够实现本土机器人的成长?
当前的“机器换人”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型升级,而只是局部地调整,只是简单地增加了一些机器手来代替一线产业工人。机器换完了,本土的机器人产业又该如何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应该是对企业进行总体设计,从生产环节、营销环节、管理环节,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全面改造,机器人只是生产线上的工具。
当然,这样的改造并不适合所有的企业,不仅投入非常巨大,而且对产品和市场要有足够信心。有些企业的产品可能并不具有好的市场,改造的意义已经不大;还有一些企业完全没有改造的意义,就应该关闭。中国现在仅仅依靠政策手段刺激企业购买机器人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效果还是有限的,应该从本地产业发展,整体布局考虑。
雷区二:传统招商模式——不适应机器人产业发展
中国是工业化后起国家,通过制造业实现原始积累,在制造业中占的比重超过20%,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创造了大量的GDP,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工人。
但是,今天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劳动力短缺现象将长期存在,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未来中国不是不发展制造业,也不是将大量的传统制造业关闭,而是要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淘汰、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重塑制造业新格局。
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方政府都希望大力引进机器人企业,做大机器人产业。他们想到简单直接的办法是和国外机器人企业合作,吸引国外企业投资建厂。吸引外国机器人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建厂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招商引资模式。
通过这种招商引资模式引进的机器人项目可以很快生产出相对成熟的机器人产品,本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抢抓机器人产业发展先机,一开始就停留在生产制造环节,甘于充当外资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工厂,很显然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起点就太低了。中国已经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传统制造业占比太大的情况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该调整这种战略了。
引进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模式仅仅适用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应该站在机器人和3D打印产业的制高点上思考和布局,带领机器人产业走出“世界工厂”的发展误区,而不是千辛万苦把传统产业淘汰以后,马上又引进一批新的生产制造企业进来,5年、10年以后再下大力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沿海发达地区也该营造化的创新氛围。具体而言就是吸引化的研发人才和风险资本,构建化的投融资环境,从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间的对话交流、产业孵化入手,而不是一说到发展机器人就去引进国外机器人企业前往投资建厂。
要知道,硅谷之所以能够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在于两大要素:一是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人才支撑,二是集聚了风险资本。很多科技中心之所以失败,在于只注重了人才的重要性,忽视了资本的力量。高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资本的介入,这才是科技创新的完整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