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先锋 田润科60年的雕铸刀具人生
——专访株洲华新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工程师 田润科
- 2017-02-10 09:34:185254
【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着眼于行业发展的现状,本着尊重、继承和发展老一辈工业建设者一心为国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以一种记述的方式,倾听老一辈专家的回忆时,发掘他们身上折射出的高尚品质,去唤醒行业中缺失的道德和被忽视的价值,给行业人士以启迪和深思。
田润科,男,株洲华新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工程师。
人生起步 结缘刀具
82年前的1933年,整个中国给人的感觉是灰蒙蒙的一片,像那时的黑白照片一样,灰暗而无生气。这一年的岁末寒冬,在辽宁省盖州市归州镇,一户田姓人家的个孩子降生了,这给整个隆冬增添了几分喜气。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刀具专家、工程师田润科。
儿时赤脚爬树、下河抓鱼的美好时光飞快过去,弟弟妹妹陆续降生,长子肩上的负担也变得越来越重。那位算命先生曾经说,寒冬腊月出生的鸡(田润科属鸡),不好找食儿,所以,它得用它那双爪子不停地奔波寻找。
“少年不知愁滋味”,这句话在田润科身上似乎并不适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一二岁时,田润科已经算是家里的一个劳动力了,农忙时,就替父母分担田里的农活,除杂草、割谷子、掰玉米、碾大豆样样在行;农闲时,才背着书包去学堂上课。与做农活相比,上学倒成了他的“业余活动”了。想想现在十一二岁的孩子,估计很多都在迷恋《海贼王》之类的动画片或者沉迷在各种电子产品当中吧。田老也感慨,“时代不一样了。”即便这样,父母两个人,养活家里大大小小8个孩子,依然吃力,日子也过得拮据。粮食总不够吃,除却上缴皇粮国税,已所剩无几。在田润科的印象中,花生壳、玉米皮等等都曾经是他们家的主食,野菜更不用说。小孩子们的消化系统娇嫩,这些东西经常吃得他们消化不良,不是拉肚子,就是便秘。说到这些时,田老的两眉之间现出了两道深深的皱纹。
然而,由于继承了“闯关东”汉子们那种对生活的幽默领悟,在辽宁人的性格中,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阳刚、乐观的性格特征。所以,一说到上学,田老刚才还紧锁的眉头立马舒展开来。好像所说的那段不够快乐的童年生活与自己无关。 年纪稍大一点,田润科就去了离家不远的矿山去工作,挣钱养家,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那么若干年以后,刀具界就不会出现“田润科”的名字,更不要谈他为刀具事业奉献一生的故事。幸运的是在矿山工作的时候,田润科考上了沈阳有色冶金工业学校,1955年被分配到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并在同年被派往苏联学习。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彼时,中国的流行语是“工业化”、“苏联援助”、“解放牌”等等。1955年,田润科在吉林有色干部学校接受了8个月的俄语培训之后,就跟随一行人踏上了奔赴苏联学习的旅程。这成为田润科命运的转机。
田润科在苏联学习的是刀片模具制造专业,这为他后来从事刀具切削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在国内进行过俄语培训,但初到苏联,交流仍不甚顺畅。善于学习的田润科,就把不懂的词汇发音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回到住处再翻阅他从国内带去的两大本词典。凭着这股好学的劲儿,半年之后,他就能够流利地同苏联同事交流了。值得一提的是,田润科在苏联期间,还获得了由苏联胜利硬质合金厂颁发的400卢布的奖励,同行的23人当中只有3个人获此殊荣。这一事件还在苏联的奥尔忠尼启则共和国机关报上作了报道。仗就干得漂亮,这对初涉刀具业的田润科来说意义非凡。
一年的学习,让田润科满载而归。1957年回国之后,田润科担任车间领班,和普通工人一起劳作,他把在苏联学习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很快,就带领着车间的同事打破了苏联装备模具高月产量17台套的记录,并远远超出了一倍,得到了厂领导的高度认可。这段国外经历,不仅让他储备了初的刀具行业经验,也让他看到了苏联工业上的发达和国内的一穷二白,巨大的反差,坚定了田润科将刀具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的决心,自此,田润科便与刀具结下了不解之缘。
任务当前 勇做先锋
五十年代中后期,在国家“一五”计划中建立起来的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促使我国开始大批量生产硬质合金刀片。那时,国内对硬质合金材料的性能、应用和加工使用方法不熟悉,七十年代中期,株硬集团设立对外技术服务机构,开始大规模对外推广硬质合金刀具。田润科担任技术推广部主要负责人,除了带领部门27名技术人员负责全面推广工作外,田润科还主抓刀具使用技术工作。从1975年1994年退休,田润科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出差在外地工作,先后走访了11个工业部,3000多个工厂,浙江乐清机械厂、甘肃省第二汽车修配厂、天水213厂、黑龙江勃利农机厂、沈阳机床厂、福建三明重机厂等等都曾邀请田润科进行技术攻关。此外,他还编写刀具使用技术资料60余万字,举行刀具切削技术表演80多场次,技术讲座上百次,攻克各种切削难题600余项。就这样,凭着一把刀、一支笔、一张纸、两条腿,田润科的足迹遍布了全国29个省市。
1983年,国家科委向上海下达一项攻关任务:切削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的加工难点在于原料的表面喷上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喷涂材料,喷涂材料呈粉末状,其成分有Ni、Cr、B、Si元素,还有的在此成分中添加WC粉末,从而使硬度达到HRC65°,甚至更高。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邀请株硬和另外两个单位同时攻关这一切削难题。株硬共派了5个人,由田润科带队。攻关的过程中,三家彼此隔离,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攻关的进程,有点类似竞赛的性质。田润科负责根据切削工件选择刀具材料,这一步尤为重要,如果刀具材料选择不对,不仅会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还会严重缩短刀具的寿命,而选择刀具材料又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如机床情况、冷却技术、工装夹具等等。经验丰富又擅观察学习的田润科,有一手绝活儿:根据切削工件时溅出的火花就能地判断选择哪种材料为合适。此外,田润科还负责组织队员就攻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就去向当时的全国劳模、刀具专家朱大先虚心请教。回来之后反复琢磨、试验、跟同事讨论。
在三家参与攻关的单位中,有一家由于始终攻不破这一难题而被迫退出,另外两家进行了现场试验,其中一家切削路程到193米之后,刀具后角磨损就超过0.3毫米,而株硬整整切削路程达到476米之后,后角才磨损了0.3毫米,比磨削加工提高功效32倍。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令人满意的回报。这一结果令田润科激动不已,也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接着,上海金切协会就组织对外推广。在上海切削刀具馆由田润科现场进行表演。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共14000余人前来参观,这在上世纪80年代的刀具界可谓盛况。上海金切协会只得以分发门票的方式来控制参观人数,上午发500张,下午发500张,持续了半个月之久,场场爆满。
在参观的众人中,江苏省刀具队队长刘华也来了,还带来了“礼物”:一个直径约60毫米,长度约180毫米的HRC72°的高硬度材料。刘华想请田润科对这种材料进行切削试验。田润科看到之后,心里犯嘀咕,不知道这么硬的东西能不能切得动。刘华看出了田润科的犹疑,就展开他的“外交攻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田润科招架不住他的再三恳求,就商定上午11:30到中午1:00之间,是刀具馆的闭馆时间,可以在这段时间之内进行切削试验,如果成功了,皆大欢喜;倘若不成功,就不要声张了,恐怕影响推广活动。刘华欣然应允。上午活动已结束,田润科顾不得劳累,匆匆扒了几口盒饭,几个人就开始在空荡荡的刀具馆试切。说实话,田润科当时是没有抱多大希望的,因为HRC65°与HRC72°毕竟相差不少。
万万没想到,只用了大约5分钟的时间,工件就顺利车削好了,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和度都符合要求,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喜万分。当天,上海的各大行业媒体争相报道此事,田润科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后来,多次受到全国多个省市的邀请去指导、攻关、表演。
退休之后 鞠躬不辍
1994年,田润科从奉献了39年的株硬退休,本来可以安享晚年了,但田润科却舍不得他一生挚爱的刀具事业。同年,田润科就被株硬的子公司株钻返聘,在株钻工作了6年多,后在2000年的时候,被株硬的另一个子公司株洲华新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返聘,直到现在,算来整整59年。2013年,田老还荣获了中国刀协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2001年,田润科和同是刀具专家的谈文钰共同研发了焊接式硬质合金螺旋立铣刀,谈文钰设计,田润科选材,株洲华新工具公司负责制作。2003年研制成功,经过专业的测试与鉴定,这款刀具与使用国内外同规格硬质合金品牌刀具相比,不仅刀具的耐用度提高了近3倍,而且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11%和38%,其价格仅为进口刀具的1/3。2004年,这款刀具正式推向市场,客户评价极高。目前,苏州、常州、昆山、上海仍有多家企业用这款立铣刀。今年五月份,82岁的田润科来江苏苏铃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攻关,还在这款刀具作实验。
搞技术革新嫌“不过瘾”,田润科还是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其中宁波某家机械公司经常请田老帮他们攻关切削项目,由于公司“管事儿”的经常出差,“镇守”公司的领导没有经济实权,所以田润科帮他们攻关并没有相应的报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田润科。只要宁波这家公司提出请求,田老总是能及时赶到,帮他们解决。2012年,他们又遇到切削上的难题,请田老过去公关。80岁田老二话没说,乘火车从株洲直奔宁波。简单的寒暄过后,田润科就来到车间,一番检查测试之后,田润科针对刀具的材料选择、刀具的角度选择、刀片的刃磨精度和切削用量言简意赅地给他们提出了四点建议,让他们再次进行切削。结果是刀具的耐用度提高了7倍,切削效率提高了7.6倍,每个工件的加工成本节约了4.3倍。
这次,为了表达他们对田老的谢意,这两个领导特意请田老在一个颇上档次的酒店里吃饭,但是田润科心里清楚这两个人并不是以公司的名义请他,而是自掏腰包,田润科认为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不算什么大事儿,就趁两人不注意自己将三人的饭钱给付了。类似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它们体现了田润科为行业内的老者,对刀具行业的关注,只要需要帮助,他定会义不容辞。在他的心中,依然是“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旧观念”,这在当今年轻一代的身上绝少了。
田润科已是耄耋之年,但记者与他聊天的过程中,却感觉到他思路清晰,而且记忆力过人,回忆当年的事,一些数据他还能记得很清楚,这委实让人叹服。采访中,如果有些专业问题记者不了解,他总是一遍一遍耐心讲解,直到记者弄明白,令人感动。根据往期的《名宿人生》采访对象,记者发现,那些把自己的一生中美好的时光都给了自己的热爱的刀具事业的老专家,退休之后,仍然不肯“放手”,依旧在自己的“责任田”耕作不息,他们中上到60岁,下至85岁都有。他们为我国的刀具业内的一点点进步振奋不已;他们也为行业内的诸多弊病忧心忡忡;他们渴望将自己毕生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路要一步一步走,台阶要一个一个上,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也终会取得成就,田润科用60年的时间来践行着这句话。采访接近尾声时记者问田老打算什么时候颐养天年,田老郑重地说,“等我干不动的时候吧。”其实,我国刀具行业的财富不仅是每年销售额提高了多少,也不只是公司新引进了多少先进的设备,还有这些个个身怀绝技的老专家们……
(原标题:60年 雕铸刀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