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伯工匠徐浩:攻坚克难 精雕细琢出精品
- 2017-01-11 09:02:164562
【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在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找到徐浩并不难,走进精机车间,中间用玻璃简单隔出的房间就是办公室,十多张办公桌依次放置,其中一张不起眼的桌子就是精机一车间主任徐浩的位置。学钳工出身的他,凭借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精神,在岗位上表现出色,还曾被授予“宁波市工人”荣誉称号。
学在前头,不怕书到用时方恨少
2000年夏天,刚刚走出校门的徐浩进入了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一线数控磨床操作工、钻床操作工做起。“我学的是钳工专业,和所从事的岗位要求并不完全符合。”因此,徐浩除了要跟紧师傅多练多操作,还要自己巩固学习。
2004年,数控机床技术还不普及,徐浩主动申请要去培训编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训,徐浩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知识。“这项技术并不是我当时所在岗位的必要技能,但我觉得要在这个行业有所成就,就不能满足于现有的东西,要不断挑战自我。”徐浩说。
作为海伯公司掌握数控机床技术的员工之一,2006年,徐浩被调到加工中心工作。当时海伯只有4台数控机床,徐浩和其他3名员工一起,两两搭档值早晚班,一个人要负责两台数控机床的运转。
精益求精,深知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普通的一线工人,到市工人,徐浩在海伯成长的这十几年里,不断钻研,精益求精,深深体会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在一次编程过程中,徐浩虽然测算对了数据,但遗漏了一个小数点。程序输入数控机床后,由于操作高度错误,刀架重重地撞在了机床上。不仅造成刀架和夹具损坏,徐浩本人还被扣了分。“这件事情我还记忆犹新,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会反复核对程序,屡屡提醒自己。”有了这次的教训,徐浩在岗位上越做越出色。
2011年,海伯公司推行精益化管理,徐浩所在的班组实施了看板管理,生产效益、计划准时率都显著提升,年底加工中心组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
徐浩作为海伯公司精密机械加工方面的骨干,近年来,他先后荣获北仑区青年称号、宁波市技能比武数铣三等奖、2012年北仑区技能比武机修钳工一等奖、海伯公司“管理者”、宁波市工人、2013年宁波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攻坚克难,实现玉经琢磨多成器
海伯公司主攻国外中钓具市场,为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完善产品,2014年,作为车间主任的徐浩参与了小型齿轮加工项目。“铜合金的齿盘具有耐磨的优点,但齿与齿之间的摩擦很敏感,传统的齿盘加工工艺会导致使用者手感变差。”根据工程部设计出的造型,徐浩和组员把图纸变成数据,反复调整编程程序,用了大半年时间,终于研发出了合格的产品,获得了客商的好评。
不过,徐浩并没有就此止步。齿盘加工需要通过数控机床的连接夹头夹住齿盘套管来进行操作,而油泵的定位方式会导致夹具不稳。徐浩在其中看到了可再优化的空间,经过改良,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这一项目被公司评为创新类特等奖,这也是至今为止公司一个特等奖项目。
徐浩深信,一个人技术好,出不了效益,只有团队的技术水平都上去了,效益才能出来。因此,他不仅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员工,而且还积极帮助员工争取培训机会,努力打造出一支工匠型团队。
(原标题:海伯工匠徐浩: 精雕细琢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