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

登录

泉州与厦门的智能制造发展之路大对比

2015-10-09 17:26:5110877
来源:机床商务网
  【机床商务网 地区风采】自从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之后,制造业发展有了新的战略指导。中国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工业4.0理念的下,我国各地的制造业纷纷搭乘政策利好的快车发展智能制造,走转型升级的制造业发展道路。
  
  作为福建省两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泉州和厦门在制造业发展的路上同中有异,各有千秋。在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这两个城市依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逐步推动智能制造向前发展。
  
  一、泉州市的发展之路
  
  2013年底,泉州在全省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转眼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在泉州,不论是企业的生产车间,还是园区的研发中心,都充满着因“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实施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如今,泉州已有数控生产企业300多家,并有望形成千亿产业集群,泉州“数控之林”日渐繁茂。
  
  同时,今年泉州提出“泉州制造2025”,并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三大专项计划,将“智能装备”作为重点培育新兴产业,为机械装备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日前,福建省统计局、科技厅联合公布全省科技发展主要指标。数据显示,泉州科技创新发展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持续实施,以及“泉州制造2025”战略的正式启动,为泉州市科技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聚焦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泉州制造2025”制造强市战略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为推动泉州科技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为例,今年上半年,泉州市对28个具有较高水平的数控项目进行立项支持,给予2000万元研发扶持资金,累计带动研发投入10亿多元,带动全市研发投入增长30%。
  
  除此之外,泉州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为给智能制造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泉州市政府承诺,多措并举营造发展沃土。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培育示范企业
  
  泉州市政府出台《泉州市发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划定泉州智能制造发展路线图。《意见》明确,企业是智能化发展的主力军,泉州将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试点示范,每年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标志性企业和典型示范项目。到2020年,全市数控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将达到500个,示范企业达到500家。
  
  设立研究院(所)
  
  各县(市、区)都将围绕支柱产业,建设智能制造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智能制造园区
  
  泉州市将抓紧建设丰泽智能制造研发与创业孵化基地、洛江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园、晋江智能装备产业园等新一批服务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地,每个园区投入不少于1亿元用于研发、实验、检测设备投入、引进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的平台、项目及引进人才补贴等。
  
  引进人才
  

  泉州市先后引进10多个科研院所,仅数控和智能制造领域就引来近500名高层次人才常驻。还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院士15人,纳入泉州智库管理产业科技专家1300多人。此外,实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计划,支持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展智能制造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教育”;支持智能制造企业设立实训机构,或与本地职业学院合作建设数控和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设立投资基金
  
  泉州市将设立政府引导的泉州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重点投资我市以数控系统、伺服电机、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和项目。此外,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智能装备企业给予信贷倾斜。
  
  建造众创空间
  
  围绕智能制造目标任务,泉州市将积极推进全市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建设与发展工作,重点支持围绕新领域、新业态建设众创空间,整合利用旧厂房、旧车间改造构建众创空间。对运营较好的众创示范空间给予多不超过100万元的补贴。
  
  二、厦门市的发展之路
  
  厦门市以创新转型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围绕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厦门市计划到2020年重点领域生产装备数控化率将达到70%,建设10个智能制造样板工厂,形成5家骨干智能装备企业和若干重点工业软件企业,累计实施“机器换工”2000台(套)以上,实现由“厦门制造”向“厦门智造”转变。
  
  同时,厦门市将在机械、电子、轻纺、食品、建筑、建材等劳动强度大、重复性操作多的行业领域组织实施“机器换工”,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对传统生产设施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厦门市还将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环节,鼓励骨干制造企业运用智能传感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生产设备互联、设备与产品互联,建设自动化、无人化车间。对企业采购本省生产的智能装备改造生产线,对规模以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市外招标,对智能装备制造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形式,带动市内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链或采购系统的,给予一定奖励。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厦门智造步伐不断加快,创新要素齐聚。虽说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但整体来说,厦门在面临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正迎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厦门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创新机制,建新阵地,抓新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后劲勃发。
  
  各类研发机构青睐厦门
  
  厦门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近500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1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个。已建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4个)、加速器2个,孵化场地总面积103万平方米。
  
  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
  
  “底气”首先源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2014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达319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11%,形成了光电、软件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厦门市的创新载体不断拓展,形成了以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为主,其他科技园区为辅的科技产业承载体系。这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科技产业园区,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创业打造良好的“全环境”。
  
  厦门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是:用5年至10年时间,将厦门建成创新型城市、具有竞争力的海西科技创新中心。在基础条件、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四个方面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三、总结
  
  泉州和厦门都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先锋城市。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下,两个城市通过各种途径支持、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为其它城市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而贡献力量。蓝图绘就,铿锵而行。在未来,像泉州和厦门这样的制造业城市将会越来越多,共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上一篇:智能制造大流行 聚焦各地区机床风采

下一篇:发扬工匠精神 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