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二机机床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机床商务网初级15

收藏

抗战中的桂林

时间:2015-09-04      阅读:87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南方zui的文化城──桂林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之后,沦陷区一批批文化人相继撤到桂林。11月初,中共在桂林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12月初,郭沫若率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部分工作人员由衡阳抵达桂林。不久,以郭沫若为社长、夏衍为总编辑的《救亡日报》从广州迁至桂林复刊。这些重大事件及活动集中并不断吸引了大量文化人向桂林集结。据统计,抗战时期迁到桂林的文化团体有数十个。文化人数以千计,其中闻名全国的就有200多人,如郭沫若、李四光、柳亚子、茅盾、夏衍、田汉、巴金、欧阳予倩、陶行知、范长江、徐悲鸿、张曙、千家驹、薛暮桥、梁漱溟等。他们之中包括文学家、戏剧家、音乐家、画家、新闻工作者、科学家、学者、教授等,的文人、学者之多,有一个时期超过了全国任何一个城市。

  荟萃桂林的文化人士及各文化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文化运动。以新闻出版来说,这一时期,在桂林开设的书店、出版社、印刷厂有209家,出版的专著仅文艺方面就多达1000多种,期刊近200种,报纸20多种。马克思的《资本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的《论目前形势和任务》、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著作,重庆出版的《群众》、延安出版的《解放》和《中国青年》等杂志,都在桂林翻印发行。戏剧活动丰富多彩,是桂林“文化城”的又一大特色。先后在桂林演出的戏剧团队仅话剧团队就有七八十个之多。演出活动十分频繁,每月都可以看到新剧,其中zui引人注目的是戏剧团队的大型联合公演。1944年春举办的“西南剧展”,时间持续了3个月,参演者来自5省的33个团队,演员近900人,演出剧目60多个、175场,观众达10万人次,是中国戏剧*的壮举。各种美术展览也经常举行,除经常性宣传抗战的街头漫画展外,较大型的有1939年10月的鲁迅逝世3周年纪念木刻展、1941年的全省美术展览等,徐悲鸿、关山月、马*、阳太阳、丰子恺等画家还多次举办过个人画展。

  到1944年湘桂大撤退的6年间,桂林的抗日文化蓬勃发展,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新闻、出版繁荣,成为中国南部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被誉为“文化城”,名扬海内外。桂林抗日文化运动是代表着那个时代民族精神的先进文化,不仅对中国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 桂林“三元及第“

下载此资料需要您留下相关信息

对本公司产品近期是否有采购需求?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