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亿达机床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机床商务网试用13

收藏

白炽工作灯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13-05-06      阅读:316

 机床工作灯广泛用于各种中小型机床、数控机床、实验设备、封闭式机床、组合机床的照明,医疗设备、船舶检修、设备维修的工作照明。有的还可用于加工中心、商品展览等场所。

    白炽灯又称钨丝灯、灯泡,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由电流通过灯丝加热至白炽状态产生光的一种光源。是zui早出现的电灯,用耐热玻璃制成泡壳,内装钨丝。泡壳内抽去空气,以免灯丝氧化,或再充入惰性气体(如氩),减少钨丝受热蒸发。因灯丝所耗电能仅一小部分转为可见光,故发光效率低,一般为10~15流/瓦。但制造方便,成本低,启动快,线路简单,现在仍被大量采用。

    十九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试制用电流加热真空中灯丝的白炽电灯泡。1879年,美国的T.A.爱迪生制成了碳化纤维(即碳丝)白炽灯,将电光源送入家庭。1907年,A.贾斯脱发明拉制钨丝,制成钨丝白炽灯。随后不久,美国的I.朗缪尔发明螺旋钨丝,并在玻壳内充入氮,以抑制钨丝的挥发。1915年发展到充入氩氮混合气。

    1912年,日本的三浦顺一为使灯丝和气体的接触面尽量减小,将钨丝从单螺旋发展成双螺旋,机床工作灯发光效率有很大提高。1935年,法国的A.克洛德在灯泡内充入氪气、氙气,进一步提高了发光效率。1959年,美国在白炽灯的基础上发展了体积和光衰极小的卤钨灯。白炽灯的发展史是提高灯泡发光效率的历史。白炽灯生产的效率也提高得很快。80年代,普通白炽灯高速生产线的产量已达8000只/小时,并已采用计算机进行质量控制。

相关产品;风琴防护罩钢板防护罩塑料拖链钢制拖链螺旋排屑机刮屑板

上一篇: 拖链的材质是随着工作环境来选择材质 下一篇: 抗老化软管的优异的耐风化、耐磨性能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