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豪森博泰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机床商务网免费4

收藏

核心缺失,如何弥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短板”?

时间:2022-07-01      阅读:241

核心缺失,如何弥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短板”?

制博会 1月15日




新中国走过70年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果,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开启强起来的征程,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即将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但因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特点,我们仍定位在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巨大的成就让很多人为之陶醉,但是美国对中国的一场贸易战,全面禁运高科技产品,把数十家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让我们看到了虽然技术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有软肋受制于人,这些软肋概括下来就是:核心零部件、核心工艺、核心材料。

 












过度依赖进口


前段时间日本与韩国也产生了贸易争端,这场争端背后就体现出了日本在世界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科技优势,日本仅对三种生产半导体的材料:高纯度氟化氢、光刻胶、氟聚酰亚胺进行出口管制,就使得韩国半导体公司几乎进入瘫痪状态。


据日媒报道,他们拆解了一部华为P30 pro手机,有869种来自日本,2018年,华为从日本进口零部件价值460亿人民币,仅这一项就占据中日贸易额的5%。日本工业品出口也大多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甚至美国也需要从日本进口零组件、材料。虽然机电产品的迭代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其内部的组件、零部件,比如高精度轴承、液压件、电子元器件等是没有这么快的更新速度的,而这些也恰恰是日本工业制造的强项。

 

我国中铁工业生产的直径超过16米的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是目前的世界,其内部的西门子变频伺服马达驱动系统、奥地利双水内冷发电系统、德国力士乐高压液压系统、德国的离心机系统及瑞典SKF或德国FAG的高精度轴承等,所有进口件约占成本60%左右。

 




为什么众多的“隐形”企业出现在德、日,以及瑞士等西方发达国家呢?


在政府的重视下,现在国内议论“隐形”的中小型制造企业非常热闹,如每年评定“单项”企业。我们曾经介绍过德国“隐形”企业,这些“隐形”都处在产业链上游,也就是说他们都掌握了三个“核心”。实际使用中我们十分注重整机产品的性能优劣和品牌,因为机械产品是由成千上万种零部件所组成,如果其中一种关键零部件的关键工序出了毛病,就可能使整机性能和质量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可能发生机毁人亡的惨剧。

因此,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链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三个“核心”的竞争。“隐形”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很多都是经历了几代人的发展才有了如今的成绩,他们的特点就是传承有序、技术团队稳定、有一批稳定的高技能工匠、有严格的学徒制度等,这些企业所生产的机械产品与大多数消费类电子产品是不一样的,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

这些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务实+传承+创新。根据日本2015年统计,超过150年寿命的企业有21666家,而德国,有800多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这说明这些企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的优胜劣汰,并屹立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肯定依靠着自己*的经营观念和*的技术上的“”,因此可以预见这些企业在如今的工业4.0时代,大多能适应技术经济的变化而雄居产业链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些企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盲目做大,在新技术革命到来之时,更慎重地从技术经济层面来思考,有目的地拥抱新时代。其中,德国不少家族式企业转变为由基金会的民营企业。而反观国内企业,不停地追逐一个又一个所谓“风口”,高速发展几年后,往往留下满地狼藉。

 

 

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时,光学仪器生产厂蔡司公司,与其他企业一样,大量裁员,但一些的技师与工匠,很多是几代手艺的传承人,都保留了下来,也就是保留着企业的核心。反思我们自己,我国70年来,那些拥有技能的人员待遇如何?是否被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而被重视起来呢?永远不要忘记人才是生产力的要素。

 


 



中国有没有“明白”人?


 

其实国内很多人都明白我们的短板到底在哪里。新中国成立70年的前30年,苏联援建156项,其中相当多的项目与机械工业有关,如一汽、哈量、一重、哈尔滨三大动力、沈阳机床厂、沈阳风动工具等,还有东德援建的二砂,西安仪表厂等,当时集中全国机械企业,奠定了机械工业较为完整的体系,各行业都成立了一批骨干研究所及企业中的研发中心,构成了完整的研发体系。

在这样的研发体系下,我国开始攻坚一批重点项目,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意识到三个核心的重要性。于是又开始了对三个核心的攻关,这次攻关长达15年,但是很可惜因为部门改革而半途而废,再后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外国品牌开始进入国内,大部分攻坚三个核心的企业转型、破产或被兼并了···

进入新时代,2013年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目的在于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目前专项行动已连续实施7年,支持了几百个项目,期间不断优化和改进项目管理模式、财政资金方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8年开始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该专项的总体目标是:以高速精密重载智能轴承、液压与密封件、高性能齿轮传动及系统、*传感器、仪器仪表以及*铸造、清洁热处理、表面工程、清洁切削等基础工艺为重点,着力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加强基础数据库、工业性验证平台、核心技术标准研究,为提升关键部件和基础工艺的技术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写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负责组织实施。


 

Q:

我们与德、日差距在哪里?


A:

1.首先是思想认识上

有部分人总是带着虚荣心去追求“大”,满足地占据着的土地资源。瑞士是风景优美的多山国家,土地资源远不如我国丰富,因此更加珍惜,平地、半山地利用率*,很多精密机械仪器等产品居世界,但依然保持风景秀丽的风貌,人均GDP达到5万美元左右。盲目追求“大”,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核心。

 

2.民营企业家的子女不愿或不能接班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了一批民营企业家,很多是通过艰苦的创业,几经优胜劣汰市场经济的洗礼而站住了脚,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这些企业家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子女大多有了高学历甚至留学背景,而这些人感受到制造业的创业艰辛,在目前情况下,激烈的竞争,企业发展实属不易,所以他们要么选择“不接班”,要么实在没有能力接班,转而从事更易获得财富的金融、证券、银行等非实体经济类行业或虚拟经济,导致一些制造业企业被或解体。

 

3.政策引导不同

政策上鼓励“做大做强”,提倡所谓“多元化”,仅仅从营业额大小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企业家的成就,而不是鼓励做专、做精、做强。不是所有企业都要追求规模的扩大,只要能屹立于产业链的中就很好。最近提出企业要做强做精,再做大的口号,希望能开始扭转这种错误的看法、做法。

 

4.媒体宣传上,急功近利,对青年影响太大

媒体追求曝光量,传播给青少年们太多虚荣浮躁却吸引眼球的内容,使得社会风气浮躁,踏实做事的风气越来越淡了。

 

5.中德两国教育制度不同

德国采用双轨制的教育模式,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同等重要,因为职业教育是工匠精神的基石。德国年轻人从初中毕业后就分流,一部分进入职业院校,培养出有理论,能动手,具有实践能力的技工技师,有的可授予工程师称号。第二部分学生进入普通高中,然后进入大学,毕业时可获得文凭工程师称号,两者在工业企业拿的工资相差不多(因同样年龄的青年,职业学校毕业早,工龄长)。而国内的情况呢?职业教育学校给人的传统印象就是成绩偏低、管理混乱,大家都认为高考升学是的出路,甚至很多人盲目到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清楚这个专业能做些什么。但是目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企业里高技术与高技能人员的工资待遇与能力成正比。


Q:

短期内能解决“短板”吗?


A: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创新”补“短板”的关键。很多人在讲“投入不够”,这也有道理。

“创新”不是研发一台样品、做一台样机,而要实现产业化,要变成商品,产生经济效益,为用户及社会创造价值。“产业化”比研发更困难,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二八定律”或“一九定律”:即研发的成果,只有10%到20%能产业化,有的甚至更少,其他就丢弃了,希望有关部门总结近20年来,863、973、01、02、03、04等十余个重大专项产业化成果有多少?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十年,希望可以看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再一次腾飞。

 

标签:
上一篇: 上银KK模组的含义以及型号 下一篇: 直线导轨在钢铁行业上的应用范围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