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克工具有限公司

机床商务网试用14

收藏

螺旋槽丝锥的操作判断

时间:2014-05-04      阅读:3661

  螺旋槽丝锥根据旋向的不同分为左旋和右旋。左旋螺旋槽丝锥攻丝时切屑向下排,适合于通孔;右旋螺旋槽丝锥攻丝时切屑向上排出,适合于盲孔。
  
  用右手握住丝锥,竖起大拇指,如果丝锥的螺旋槽是顺着大拇指的方向朝上旋转的话,丝锥就是右螺旋槽丝锥,如果是相反的话,就是左螺旋槽丝锥。右螺旋槽丝锥的切削是向上走的,而左螺旋槽的丝锥的切削是向下走的。
  
  螺旋槽丝锥在攻丝时,切削锥的主偏角与直槽丝锥中起的作用一样,会使丝锥受到朝向柄部的切削力轴向分力F1;而螺旋角却又会造成朝向丝锥前端的轴向力F2,且该力的反作用力推动切屑向柄部排出。当螺旋角明显大于切削锥角时。切削力轴向分力的合力F朝向丝锥前端。在非强制进给切削中,向前的轴向力F,推动丝锥压紧已切削的螺孔前齿进行切削。在攻丝开始阶段,丝锥与被加工螺孔的接触面积很小,F作用下的丝锥已加工螺孔的前向齿侧,会形成较大的单位面积压力,很容易刮下过多的切屑,使丝锥的实际轴向进给量超过由螺距限定的进给量,进而使丝锥下一个刀齿切削位置。如此的切削过程,会使切削锥及*校准牙的左,右两侧的切削力不均衡,引起弯曲力矩。尤其在校准部分*牙处,弯曲力矩达到zui大值,导致该处很容易崩牙。破开已加工的螺孔,可以明显的看到,背向公司方向的齿侧成锯齿状。这便证实了对螺旋槽丝锥切削过程的上述分析,确实存在“过切”现象。
  
  “过切”现象主要存在于攻丝的起始阶段,以后随着被加工螺纹长度的增加,接触面积加大,丝锥作用于已加工螺孔前向齿侧的单位面积压力逐渐减小,“过切”现象也逐渐减弱,随着校准部分也旋入螺孔后,丝锥的轴向进给,逐渐*按照已经加工出的螺纹的螺距进行,相应的“过切"现象也逐渐消失。”过切“现象时所加工螺孔的作用中径加大,恶化表面粗糙度,严重时使螺孔呈”喇叭口"状,形成“止不住”缺陷,并且使丝锥切削锥,特别是校长部分*牙上作用有较大的弯曲力矩,很容易出现“崩牙”
  
  螺旋槽丝锥的使用有着较高的要求,合理规范的使用螺旋槽丝锥可以延长螺旋槽丝锥寿命以及产出高质量工件。
上一篇: 取出断裂丝锥的部分操作方法 下一篇: 丝锥热处理工艺解析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