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义勇:机床“绣花”技艺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 发布时间:2017-04-24
- 浏览次数:7672
【中国机床商务网 行业精英】于细微处着手,“一针一线”走位,确保“一枝一叶”无可挑剔,这是对手工绣娘绣花功夫的生动描写。作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唐义勇这名陕西汉子,工作状态一点也不比绣娘轻松。
4月22日15时,在一个近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数控机床车间里,唐义勇在靠角的一台机床上忙碌着,他和工友们正在为某项目设备产品赶工期。记者观摩了一下他们加工的零件,很快会被其精巧的构造设计所吸引。
工友口中的“大神”
把每件产品都当作工艺品精雕细刻
唐义勇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燃机与航空零部件,对精度的要求达到。0.008毫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上10倍。“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数控机床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唐义勇说,要完成0.008毫米的圆孔,要掌控住综合工艺流程、装甲定位、切削参数等各种因素,特别是对设备工具误差的修正更能体现对精度的控制力,“这需要用心钻研,用时间去累计。”
高精尖零件加工,精度往往控制在毫米、甚至是微米级,稍有不慎,加工件报废率很高。但自2012年进入海川公司以来,唐义勇“上手过”的产品合格率达到100%,一件件达到国际水平的“高精尖”产品,一次次证明了他机床“绣花”技艺的炉火纯青。
“工作严格认真,从未发生过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对多个问题环节提出了解决对策,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周期。”从车床学徒工到公司负责人,从产品到人品,唐义勇成了工友口中的“大神”。
成“大神”不容易。唐义勇承担了车间里大多数复杂零件加工,一有空就站在数控机床前琢磨工艺,“机器再好,过精、过脉的地方,还得人去驾驭。”
“在他的标准里,没有好,只有更好。”唐义勇的工友李建兵感慨,他每次接到任务总是先研究图纸,看看以前的工艺、程序和加工方法,再自己动脑筋琢磨,把每一个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不仅如此,他还放弃休息时间与质检员进行技术交流沟通,并多次与技术部沟通,提出优化程序的方案,不断为公司提质增效益。
“劳模创新工作室”
工友们争当技术能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去年9月,公司成立了唐义勇“劳模创新工作室”,他除了承担公司急难任务,还要负责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
“认真听,要用心,千万不能急。”在一台铣床前,唐义勇正手把手教梁金乾。小梁今年21岁,是唐义勇小的徒弟。在梁金乾眼里,“全国劳模非师傅莫属”。去年10月,小梁一个关键零部件没做好,唐义勇教了他两天直到学会为止,“师傅特别耐心细心,他说得多的是让我们加强学习。”
面对徒弟们,唐义勇总结出“三多二结合一坚持”,即多示范、多讲解、多鼓励,苦练与巧练结合,经验与创新结合,坚持每天练一个操作要领,并组织工友们学习观摩。
“人好耐心”的唐义勇也有着急上火的时候。李建兵说,徒弟要是不认真,他就特别严厉,“说话声音比平时高八度,他比徒弟还急。”公司行政部的张惠说:“唐义勇成为全国劳模后,公司普通技工都以他为榜样,争当技术能手。他带出来的徒弟,技术也是杠杠的。”
“拿出绣花功夫,把细致精致贯穿于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工人也能干成大事。”唐义勇把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学习中,甚至还补习补习机械方面的英语、计算机技术等。除了了啃书本,他还带领徒弟们站在数控机床前,研究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
唐义勇说:“我们的团队都是年轻人,这一点让我很开心,只要肯下苦工干,不忘初心、久久为功,技术工人也能完成非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