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

登录

胡双钱:金属雕花 35年零瑕疵

发布时间:2018-11-14
浏览次数:5585
  【中国机床商务网栏目 行业精英】能够研发大型的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工业体系相对顶端的产业当中,手工业的工人正在逐步减少,但是他们却是不可替代的。就算是在波音空客这样的公司当中,手工工匠也是独当一面不可或缺的。在我国就有这样一位手艺人,他的名字叫胡双钱,他是一名钳工,35年的时间里经他双手加工过数十万件飞机零件却没有出现过一件次品。
 


C919的首架飞机正在为早日首飞做准备,在这架有着数百万个零部件的大飞机上,有百分之八十的零件属于我国设计生产,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技师胡双钱正在打磨大飞机上的一个精密零件,在这件现代化数控车床的厂房里,所有工作都靠手工来完成的胡双钱像一位有些过时的“老古董”,他的抽屉里装满了和他同一年代的老式工具。在这样一个3000平方米大的现代化厂房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
 


 

  但是打磨、钻孔、抛光、对重要零件的细微调整等大飞机需要的精细活都只能手工完成。胡双钱表示,有些角度很小的直角的零件,机床的刀具伸不进去,所以要靠手工来修锉,并且有的零件如果紧急要用,靠数控机床来做还要先去编程,而通过我们机械加工来做就可以用短的时间将其做出。
 
  航空工业要的就是精细活,大飞机零件加工的精度要求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级,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三分之一。胡双钱在这个车间里已经工作的35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
 
  在中国工业民用航空工业生产一线,很少有人能比“老胡”更有发言权。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刚刚进厂,就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次尝试——运10首飞。胡双钱回忆道:“当时飞机一下子就腾空上去了,那个试飞情景一直在我现在的脑海里面,记忆犹新。”
 
  然而当时试飞成功的喜悦还没有散去,运10便因为多种原因,终下马。原本聚集了中国航空精英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突然冷了下来,当时厂门口停满了上海各大工业企业招聘技术员工的专车,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他开出了三倍工资的高薪,但胡双钱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2015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正式立项,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大飞机的制造让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不仅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
 
  有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胡双钱如此说到。
 


 

  0.24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连图纸都没有。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当这场“金属雕花”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去安装。
 
  胡双钱的同事曹俊杰表示,有难件、特急件总会想到老胡,半夜三更将其叫来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胡双钱对家里的照顾就相对减少了许多。如今,胡双钱一周有6天要“泡”在车间里,一张仅有的全家福还是2006年照的。一年多前,一家人从住了三十多年的老房子搬了出来,贷款买了这套位于上海宝山区的70平米新家。作为一线工人,老胡没有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却带回了一摞摞的奖状、证书。
 
  如今,距离老胡退休的时间越来越近,回想自己的一生,老胡说道:“我是708工程(运10)进来的,到我退休的话,正好在这参加C919,如果年龄允许的话,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点贡献,这就是好的,是我的理想。”

    (视频来源:CCTV13新闻频道栏目——[24小时]大国工匠 航空“手艺人”:胡双钱,本网编辑根据视频整理)

上一篇:【机床工匠回顾】胡明华:数控维修“一把刀”

下一篇:军工绣娘潘玉华:“硬币”之上焊铅柱 手工焊接媲美原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