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工人老杨:开着红旗上班 传承时代“技艺”
- 发布时间:2016-12-24
- 浏览次数:6088
【中国机床商务网 专家学者】“杨师傅,来啦!”一看到这辆红旗车,沈阳鼓风机集团的门卫小伙就打了个招呼,没有多余言语,直接放行,因为厂里的红旗车老杨是独一份,仿佛一个年代的旗帜。
老杨叫杨建华,今年63岁,是沈阳鼓风机集团的技师。2007年,他凭借离心压缩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像他的红旗车在厂里一样,在辽宁也是独一份。老杨也是典型的东北工人,一双手布满老茧,手背上还有些水泡,粗粝、有力。但就是这双手,领衔制造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离心压缩机外壳。
见到老工人杨建华师傅,记者便用熟悉的乡音与他聊了起来
如今的东北工人什么样?老杨就坐在我面前。
数九寒冬,沈阳极冷,走在路上都不由得打冷颤。但这几天,老杨只要没事儿,就来工作室看看,忙活着新工人培训的事儿。在退休前,他似乎在急切地想完成一件大事儿。工作室是他离开一线后,操办的带徒传艺平台,老一辈几代工人的焊接手艺都装在老杨心里。
追忆:大锤情怀
在沈阳铁西北一中路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入口处,悬挂着的一个巨幅相框。它由近千张各个年代东北工人的影像照片拼接成。图片中故事的主人公们,或工作、或学习、或被表彰......构成了那个年代数十万个东北工人的生活印记,也是那时工人们投身生产劳动的历史缩影。
而这样的照片,老杨也有一张。戴着大红花、一身灰格西服、纯白的衬衫、配上花色领带,这是那个年代工人时髦的一套搭配。
老杨80年代的工人老照片(左)
“咣、咣!”绿底白框的工人照盖上大红戳,时间似乎就此定格在上个世纪80年代。老杨清晰地记得,这张摄于1987年的照片是当年由沈阳市彩色照相服务中心印制,赠给沈阳鼓风机厂先进生产工作者留念的。
而从当初的“豆芽菜”到如今年代的大国工匠,老杨走过一条漫长的路。刚入厂那年,身小体弱的老杨被分配到了铆焊车间,当上一名铆工匠。
而对于铆工匠来说,大锤是必须用到的工具。“每天我都提前一个小时到厂,车间外有个专门练大锤的粗木桩,每次练的时候,把粉笔头摆在木桩上。”老杨说,这一练就是三年,直到他学徒期满。“我来的时候就是小孩,啥也不懂。”现在的老杨,鬓角已是一片斑白。
“小子,好好干,大锤就交给你了。”热热闹闹的欢送会后,老杨的师傅退休回了山东老家。
“抡起的大锤才有魂”,老杨总记得师傅说过的这话。一天,考验来了。沈鼓车间要急转运出一个重50吨重的结构件,但是却由于吊装不慎,零件的圆口遭到磕碰,局部尺寸变形。“我那时合计着能不能用冷锤锤技制服它。”他解释说,冷锤,一种不常用的锤法,运锤角度是否到位、力度是否合适,都特别有讲究, 工友们在凝神屏息中,期待着。
老杨站定位置,扎稳脚跟,猛吸口气,集中全身力量于手臂,将手中的大锤抡向空中,落在预定的着点上。记者问:结果怎么样?老杨自豪地回答,那还用说吗?
轰隆隆的机械声,在今天的沈鼓车间没有停歇过。不过,铆工却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被先进的数控设备所取代,大锤也成为了辅助工具。
于是,大锤便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老杨还是会天天回车间看看。去了工厂,跟工友们唠唠嗑,看看新产品,但是看到舞锤的人,他还是会心生惦念。
续写:老工人新力量
老杨确实累,但至于累成啥样,他的老伴说过,丈夫每天回家看着很憔悴,坐在沙发上,没一会就睡着了。但老杨觉得这活儿干得有意思。肩靠机床,一身蓝工装,技乎其道。工业时代的故事里,不会少了像老杨一样东北工人的身影。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那段苦日子,老杨总能和工友一起找点乐趣儿。“那个年代,我们每个月都有半斤肉票,只要拿到这肉票,我就和工友们去商店买肉,一点瘦肉都不带,全得是肥肉。”老杨说,那时一到中午休息时间,他便与值班的工友们,将去型的铁零件放在大焦炭炉里烧红,然后把装有肥肉的饭盒内,搁上酸菜,再把饭盒扔在烧红的铁零件上“咕嘟”。
这边,炉火上飘着肥肉酸菜的香味;那边,工人们喊着劳动号子卖力打铁、焊接。有时,甚至一根腌制的、泛着结晶的咸黄瓜,他们就饭都能吃一个星期。
过去东北工人老照片
日子细水长流,生活日新月异。如今,只专心做“杨建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老杨,只要一得空,就会去参加一些社区的文艺表演活动。脱下蓝工装,穿上黑西服、打上红领结,不再是满身油腻的“大老粗”,这位63岁的东北老工人拿手的主打歌,一定是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咱们工人有力量》。老杨说,没事儿听听这些老歌,也不是回忆什么,就是觉得有股子劲儿。
在20世纪90年代,沈鼓接到一家美国订单,而这订单的要求却是一项技术难题,把150多个零部件拼装成一个高3米、长4米、宽3米、重20吨的机壳。没有类似的资料可学习,没有现成的零件设备可利用,倘若机壳一旦发生变形,直接损失就是上百万元,这活儿老杨也是头一次遇到。
夜深人静,老杨为了赶这工期进度,一个人半夜蹲在机壳切割进出气孔,钻进进气箱拼装导叶,还得腾出手切割焊接。大夏天,焊接温度达到200多度。“ 那时焊光给我打的那个疼劲儿,半年都没缓过来啊!”他说。
时间总是能够给人答案,但似乎又没有什么结果。老杨有时也会感慨,过去的年代自己做起焊接活来,连着好几宿的连夜赶工,现在想想都怎么熬过来的呀?
80年代由机械部颁发的技术工人合格证,老杨依然存留至今
他握实长满老茧的双手,望向窗外,思索良久。
2008年1月,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镜头和闪光灯对准了老杨,他在来北京领奖前特意染了黑发,皮鞋擦得锃亮。在揭晓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榜上有名--老杨是其中的一位东北老工人,同时也成为获此奖项的中国第二位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
拿着厂里奖励的轿车钥匙,老杨笑得合不拢嘴。但是直爽的老杨说:“现在是高兴,上去做报告的时候说手不抖那都是假的。”
传承:一位老工人的别样“匠心”
老杨要退休了,但他心里还有好些期待。“我太喜欢这些小伙子们了,如果我将40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那中国未来新兴工业的发展还有啥愁的?!”如今东北的工业基础是他们一代又一代工人,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打造起来的,青年一代工人到底能不能继续扛起这份责任呢?对老杨而言,传承比埋头干活儿更重要。
“70年代以后,大锤轮得再好,但干得活儿都很粗糙。”老杨说,老工人的一切工艺必须适应企业的发展,一旦产品升级,我们的技术水平就得更新换代。
东北工人老杨:开着红旗上班 传承时代“技艺”
与老杨同在沈鼓工作的80后工人苏凯,正是新时代工人的缩影:高学历、高技能、甚至是高颜值。在他眼中,从事车、钳、铣、焊的根本不是什么“大老粗”,虽然挺脏挺累的,但是咱玩的是技术范儿。
“学徒学徒,3年为奴”。每个时期的东北工人师傅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老杨说,过去咱为学技能,给师傅打水、送饭盒、倒洗脚水、准备各种工具,任劳任怨。而80后小苏在进厂和师傅学手艺时,和老杨师傅的“境遇”一样,这是“规矩”。
但不同的是,在老杨那个年代,焊接工艺,用的都是一些老式的焊接设备,是通过老焊工们的一根一根焊条操作下来的,干起来很辛苦。
“我们现在这些焊接工艺,都是通过操作大型的焊接自动化设备,操作简单,生产效率很高。” 80后的小苏告诉记者,他现在也开始带徒弟了。他说,90后徒弟好玩,有时他也得充当黑脸“包公”。
而今年63岁的老杨,干这么些年腰一直不太好,如今蹲下去做焊活十分钟就起不来了。但他不怕,因为还有更多地70、80、90后的东北新一代工人们传承着他的焊接手艺,甚至是在不断创新,玩儿出新焊法。
在采访结束时,老杨给记者露了一手,唱几句他喜欢的一首歌,属于工人的歌。没有话筒、没有配乐,老杨唱得“有股子劲儿”,就同他在做焊活儿一样心无杂念。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夜工作忙,嘿,每天每夜工作忙。盖起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
(原标题:东北工人老杨:开着红旗上班 传承时代“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