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

登录

新疆工匠房文兵:焊花下的“传承烙印”

发布时间:2016-07-18
浏览次数:4694
  【中国机床商务网 行业精英】黝黑结实的右臂上,分布着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36个疤痕――这只手臂的主人是19岁的房文兵,新疆安装技工学校冷焊班的一名学生。
  
  房文兵说,电焊工们称这些焊疤为“传承烙印”。
  
  前不久,他从天津捧回中国职业教育领域赛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焊接技术项目比赛“一等奖”奖杯,这是新疆选手在该赛事首获“一等奖”。
  
  
  房文兵正在操作焊条电弧焊V型坡口,仰位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技术,这种焊接位置是焊接中较难的焊接项目。
 
  “电焊苦,电焊难,浑身是烫伤,工作衣上全是眼。”这是大家对电焊工的形象描述。房文兵的背上、胳膊上随处可见焊花烫出来的疤痕。冬天穿得多还好些。夏天热穿得少,防护再好还是免不了被焊花烫伤。不管冬夏,往往脸部被电焊弧光烤红脱皮,工作衣千疮百孔。
  
  就在接受采访前一天,房文兵在焊接仰位焊缝时,焊花落在手套里,六七百摄氏度的焊花,瞬间烧透手套,伴随着皮肉被烧焦的气味和钻心疼痛,在他手背烙下一个新疤痕。
  
  那一刻他手没有乱动,反而更用力地稳住焊枪,保证了焊接的焊缝内部质量不会产生瑕疵。
  
  起初,在房文兵及家人眼里,电焊只是一门能够谋生的手艺。2013年9月,房文兵选择了这门专业。自此,他只要进入工作间,戴上面罩,拿起电焊枪,一焊就是8到16个小时。
  
  不管是斜45°管焊,仰位焊条电弧焊,组合件手工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房文兵想要完成每一个焊接项目,先要做的是对每一个焊口进行气割、清理、打磨、组对、焊接,并且要一气呵成,每一层焊道达到精益求精,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
  
  从天津回来后,房文兵要与指导老师刘明东每天一起训练,用合适的焊接方式,合理的焊接工艺,适当的焊接设备,采用相同或不同材质的填充物,将一件件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紧密连接在一起。
  
  14块只有3mm厚的钢板,20条各种焊接位置的焊缝,17种焊接方法的训练每天至少全程弯腰站立8个小时以上,对着每一条焊缝,一条条的认真仔细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焊角高度误差不能超过0.5mm,一个熔滴一个溶池,焊接完毕后每一个熔滴连接在一起的焊纹呈现笔直的鱼鳞状或者拉链状,并绽放出熠熠金属光泽。
  
  刘明东一直告诉学生,做合格的焊工,没有诀窍,只有靠勤学苦练。看到老师的勤奋和坚持,房文兵认识到,要成为“焊将”他才刚上路。
  
  “电焊操作,基本的要领是精力要高度集中,手、眼、腰、脚都要相当稳定,协调,哪怕是呼吸也要相互协调一致。”房文兵时刻提醒自己,谨记刘明东老师的话。
  
  在新疆2016年紧缺人才需求调查目录中,在四大产业20个行业中,制造业紧缺人才需求量排第三。
  
  而制造业中紧缺的就是焊接工。从80多米高的风力发电机到不足1克的微电子元件,从油储罐到汽车制造,制造业的生产中缺不了焊接技术。而技术工人需经多年历练才能有好手艺,像焊接、数控机床等,可以说,房文兵和他的同学们遇到了“好时代”。
 
(原标题:新疆工匠房文兵:焊花下的“传承烙印”)

上一篇:马炳强:从打工木匠到机械公司董事长

下一篇:席小军:一线创新十八年 不忘初心做“匠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