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辑】我国早期机械工业奠基者孔祥玉——弘扬劳模精神,凝聚奋斗力量系列之二
- 2022-05-03 09:57:386736
【机床商务网栏目 机床人才】孔祥玉,1929年出生,山东曲阜人。1948年,孔祥玉进入大连机床厂任车工,历任工艺实验室主任、设计科科长,大连自动化机床研究所所长,主持研究设计了“阿基米德凸轮的车削”和“磨削的机床”等关键核心部件,如期制造出精密铲齿车床。主持研制新工艺热轧齿轮自动生产线、轴承车加工自动生产线等装备。
第一名考进机床厂 能力拔尖担重任
1948年,孔祥玉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他以当时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连机床厂的技术训练班。当时,他不仅考试成绩是最好的,学习东西也是最快的,进了机床厂,孔祥玉还主动去念了夜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当时我还代替老师给学生讲课呢。”孔祥玉笑称,自己的天赋遗传自父亲。因为学习能力强,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入职不到半年,他就被提升为车间技术员,随后不到一年,又被提拔为工艺实验和机床实验的实验室主任。
上世纪50年代,刚经历战火的国家百废待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大力发展工业,国家在黑龙江哈尔滨新建了量具刃具厂,这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设备制造厂,是我国发展基础工业的重要一环。该厂主要生产各种量具、刃具,需要靠一种名叫“铲齿车床”的特殊车床进行加工。而在当时,我国还没有能力掌握这种车床的关键部件“阿基米德凸轮”的核心制造技术,样品、图纸还都是前苏联给的,关键性技术、工艺资料一片空白。
在1954年,国家下达了生产三种“阿基米德凸轮”的任务,分别为3毫米、5毫米和7毫米的尺寸。该项任务国家、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能力拔尖的孔祥玉担起了主持研究设计“阿基米德凸轮的车削”重任。
晚上睡觉想方案 半夜跳起画图纸
当时,上级部门还曾通知孔祥玉去前苏联进修一段时间。但是,如果孔祥玉去了前苏联,就没有人能承担这个任务,而国家的任务又如此紧急、重大。为了保证任务顺利完成,孔祥玉果断放弃了去前苏联进修的机会,留在了大连机床厂,潜心研究“阿基米德凸轮”。
回忆起那段建设新中国的峥嵘岁月,孔祥玉觉得,自己没有辜负国家对自己的信任。那时候,研究一项东西可是全身心投入,“因为得赶紧想出方案来,我就拿着说明书、资料,不停地翻看,来回研究。连晚上睡觉,脑子里都在想这个事。”孔祥玉笑着说,“有时候半夜里睡着睡着,突然就爬起来了,赶快画草图,因为灵感来了怕忘了,就想赶紧记下来,当时我的爱人见我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还以为我患了夜游症。”说到这里,孔祥玉忍不住哈哈大笑。
经过一年多的废寝忘食、潜心钻研,孔祥玉终于如期制造出精密铲齿车床,确保新产品试制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了任务。其后,他还先后主持研制出新工艺热轧齿轮自动生产线、轴承车加工自动生产线、组合机床自动生产线等装备。
进中南海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至今,孔祥玉还保留着一张非常珍贵的黑白照片,并且随身带来了北京。这张1米多的长幅照片拍摄于1956年4月12日的中南海,照片的标题为“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出席1956年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全体代表合影”,孔祥玉把这张照片视作珍宝。那时候,他因为攻克了制造“阿基米德凸轮”的难题,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你看,这是毛主席,这是周总理,还有朱德、刘少奇。”那时,年轻有为的孔祥玉意气风发,半蹲在第一排,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他还记得,当时周总理跟他亲切握手。“周总理还跟我说话了,关心我家里的情况,我还跟他介绍了一下,当时心情真的特别激动,满心的荣耀。”
“感谢共和国没有忘记我们”
“这次,整个大连市就我一个老一辈建设者来了,我真的非常荣幸。”以前在大连机床厂的时候,孔祥玉还隔三差五地要来北京出差,上世纪80年代退休之后就很少来北京了。虽然之前早就把北京给逛遍了,但这次来北京,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路走来,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真的非常感谢共和国没有忘记我们。我都90岁了,能有这样的一次机会来参加70周年国庆,打心底里高兴!”
他是新中国早期机械工业的奠基者,也是看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见证者。“这70年,国家发展突飞猛进,以前咱们一穷二白,很多技术都得靠国外,现在,外国有的中国也有,外国没有的中国还有,我们的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像我们的大连造船厂,都能直接造航母了,看到国家发展这么快,真是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