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

登录

世界各国再工业化战略与机床市场分析

2021-01-19 10:15:5023136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 作者:符祚钢
  【机床商务网栏目 市场分析】制造业的强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均是从制造业起步,发展本国经济,获取竞争优势,进而经济发展。因此,制造业的发展与转移趋势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强大的大英帝国。之后的200多年间,随着工业化逐步输出到英国之外其他国家,制造业在世界更多的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各国的经济水平。直到21世纪初,制造业共经历了四次大转移。
 
  第一次转移: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逐步对外输出制造业。美国以制造流程创新承接了制造业的第一次转移,实现其制造业的崛起。到20世纪前叶,美国终站在了世界制造业之巅,成为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第二次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这些战败国转移。联邦德国、日本以协作体系创新承接了制造业的第二次转移,并很快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联邦德国成为经济强国,而日本制造开始。
 
  第三次转移: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日本将纺织、造船、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以及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亚洲地区以及部分拉美国家转移。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以产业链整合创新承接了制造业第三次转移。“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崛起。
 
  第四次转移: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000年之后,中国开始承接制造业转移,以体系实力成为制造业第四次转移的大承接者和受益者。中国也因此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机床工具行业作为基础性产业,肩负为制造业提供制造工具的重任。制造业的转移,必然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机床消费市场的起起落落。
 
  一、机床产出和消费
 
  21世纪初,机床消费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在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快速坠落之后,迅速反弹再次高速增长,并于2011年达到历史峰值1080.13亿美元,之后进入了下降通道,2019年机床消费820.58亿美元。期间曾出现过1次持平、2次正增长,其中1次增长持续2年。2019年的再次明显下降,消费总额下降至2011年以来的低点。机床消费持续了近10年的下降趋势依旧。2000-2019年机床产出与消费情况见图1。
 
图1  2000-2019机床产出及消费(亿美元)
 
  二、制造业转移对中国机床工业的影响
 
  作为工业母机,机床工具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性行业。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导致中国机床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从而促进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
 
图2  中国机床生产及其占比(亿美元)
 
图3  中国机床市场消费及其占比(亿美元)
 
  从图2、图3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中国机床产出和机床消费均为高速增长,2011年达到历史峰值。这12年间,机床消费从49.23亿美元,增长到436.0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2.93%。机床消费占比从9.90%增长到40.62%。伴随着机床消费市场的高速增长,中国机床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机床产出从2000年的28.55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315.3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4.40%,并达到历史峰值。机床产出占比也从2000年的5.84%增长到2010年的29.63%,达到历史峰值。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制造业布局发生重大调整,新一轮制造业转移趋势显现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凭借低成本、高回报的优势,在价值链中释放出极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成为新一轮制造业转移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反思“去工业化”导致的经济结构失衡、高失业率等问题,相继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和制造业重振计划,以尽快走出危机,恢复经济增长。
 
  制造业新一轮转移和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措施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从图2可以看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机床消费以及机床产出从2011年历史高位开始明显回落。2019年中国机床消费以及机床产出分别为222.90亿美元和194.20亿美元,与2011年历史高位相比,分别下降了49.0%和38.4%。其占比也分别从2010年的历史高位下降到2019年的27.16%和23.07%。
 
  三、欧美国家机床市场变化和再工业化举措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工业先进国家逐步认识到“去工业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积极寻找回归实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实施“再工业化”策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产业结构的“脱虚向实”,重振制造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主要举措包括:(1)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保障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2)加强税收政策调整力度,吸引资金投资本土;(3)采取财政金融等多种措施,促进工业产品出口;(4)加强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外部竞争冲击;(5)加大科研和创新投入,强化新兴产业优势。
 
  1.美国机床市场与美国“再工业化”措施
 
  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一直是世界大的机床消费市场,之后相继被日本、德国、中国超越,成为第四大机床消费市场。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机床消费及产出很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其分界点在2010年。2010年之前的10年,美国机床消费以及机床产出持续下降,并于2001年彻底让出大机床消费市场头衔。2010年之后,美国机床消费占比呈波浪形回升,并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机床消费第二大市场。美国机床消费和产出情况参见图4、图5。
 
图4  2000-2019年美国机床市场消费情况(亿美元)
 
图5  2000-2019年美国机床产出情况(亿美元)
 
  2000年,美国机床消费87.59亿美元,占机床消费的17.62%;2010年,美国机床消费下降到48.97亿美元,仅占机床消费的6.15%;2019年,美国机床消费97.21亿美元,占机床消费的比例上升到11.85%。
 
  2000年,美国机床产出46.06亿美元,占机床产出的9.42%;2010年,美国机床产出下降到37.92亿美元,占机床产出的4.73%;2019年,美国机床产出60.02亿美元,占机床产出的比例上升到7.13%。
 
  美国机床消费市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与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推出的“再工业化”举措不无关联。
 
  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国政府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系列“再工业化”政策和措施。美国相关协会、民间机构也纷纷出台研究报告,支持美国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2009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重点,并包含增加133亿美元以制造业为主的科研投入。
 
  2010年8月,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帮助美国制造商从他国获得本国没有的原材料和其他产品。旨在帮助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制定相关政策,将美国打造为企业总部基地的首选、创新基地的首选、制造企业的好去处。
 
  2011年6月,奥巴马启动《先进制造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的宗旨是要在美国大学、具创新能力的制造商和联邦政府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构建官、产、学、研各方紧密合作的工作机制,集聚人才,引导投资,制定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路线,尽快使新技术、新创意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不但创造就业,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而且实现未来若干年内美国稳坐制造业领袖地位的目标。
 
  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规划》,明确了先进制造对美国确保经济优势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用,分析了美国先进制造的现有模式、未来走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5大战略目标:促进中小企业投资、增强劳动力技能、建立创造性的合作关系、协调联邦投资、增加国家对先进制造研发的投资。根据该规划,2013财年,美国先进制造研发预算22亿美元,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及其他机构的预算增幅超过50%。
 
  2013年,美国发布由《先进制造伙伴关系》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规划。该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美国联邦政府投资10亿美元,用10年的时间组建由45个制造创新中心和一个协调性网络组成全国性的创新网络,从而推动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形成合力,打造一批具有先进制造能力的创新集群;促进新技术、生产工艺、产品和教育项目的开发,推动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复兴;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振美国经济。
 
  2014年,《振兴美国制造与创新法案2014》通过,《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正式成为法定计划,又被称为Manufacturing USA。《振兴美国制造与创新法案2014》授权美国商务部长在《国家技术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法案框架下,实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创新中心,并明确了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点关注领域:纳米技术、先进陶瓷、光子和光学器件、复合材料、生物基因和先进材料、混合动力技术、微电子工具开发等。
 
  2018年10月,美国总统办公室发布《先进制造美国领导力战略》,该报告由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属先进制造分委会编写,旨在实现“维持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地位,以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这一愿景。报告梳理了影响美国制造业创新和竞争力的9大因素,提出了3大战略目标:开发和推广新的制造技术,教育、培训和输送劳动力,扩大国内制造业供应链能力。
 
  2.其他工业发达国家机床市场和“再工业化”措施
 
  英国曾经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强大的制造业给英国带来了300多年的经济繁荣。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推行“去工业化”战略,不断缩减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将汽车等许多传统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和生产成本都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远离工业,而集中精力发展金融、数字创意等服务产业,使得英国在机床市场中的影响力逐年下降。进入21世纪后,英国机床消费占比持续下滑(图6)。2010年,其机床消费占比仅为0.60%。之后随着英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机床消费市场开始缓慢增长,到2019年,英国机床市场消费占比为0.94%。
 
图6  2000-2019年英国机床市场消费及占比(亿美元)
 
  英国政府较早认识到“去工业化”对本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危害。在2008年9月就发布了《振兴国家制造业战略计划》,以帮助英国企业能够赶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该战略计划要求加强商务部门、技术部门、大学和行业的合作,并强调制造业是英国未来经济的重要部分。按照该战略计划,政府将投资1.5亿英镑作为中期支持,以便制造业能够抓住低碳经济的机会,加快技术创新,向海外发展,以改变人们对制造业的认识。国家技术战略局再投资2400万英镑,用于研发高附加值的创新技术。
 
  为了配合制造业回归,英国政府加大力度培养制造业人才。首先是打破大众轻视制造业就业的看法,培养大量工程师,将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到制造行业就业。2011 年启动的“See  Inside  Manufacturing(开放和了解制造业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这项计划以汽车行业为主,2011年10月,40多家汽车企业在英国各地进行了100多场招生活动。通过在汽车企业培训,让年轻人深入了解制造业以及制造业所从事的工作,体验到制造业行业就业的价值。
 
  在确保制造业人才的同时,英国政府积极推进制造基地建设,面向境外企业进行招商。以汽车产业为例,英国设有很多制造基地,为境外企业提供制造技术产品平台,以进入欧洲市场。日本日产汽车的电动汽车以及锂离子电池在欧洲进行量产的场所,首先就选择了英国的制造基地。
 
  为了支持制造基地的发展,2011年12月,英国政府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投资了1.25亿英镑。这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倡议”不仅仅面向汽车、飞机等传统产业,还面向英国有望在世界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旨在支持英国制造业企业在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2012年英国发布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研究报告,展望了2050年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并据此分析英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英国制造业发展与复苏的政策。该报告认为科技改变生产,信息通讯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将在未来与产品和生产网络的融合,极大改变产品的设计、制造、供给甚至使用方式。未来制造业的主要趋势是个性化的低成本产品需求增大、生产重新分配和制造价值链的数字化。
 
  2017年1月,英国政府正式发布“现代工业战略”绿皮书,旨在通过提高全国的生产力和推动增长来提高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这项计划涵盖重点,主要包括加大对科研与创新的投资,提升技能,基础设施升级,支持初创企业,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鼓励贸易、吸引境外投资,提高能源供应效率及绿色发展,培育世界产业,驱动全国经济增长以及创建合适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集聚和地方发展等,并针对重点领域提出了新的举措。
 
  西班牙也是“去工业化”突出的一个国家,21世纪初的10年间,其机床消费的占比由2.3%下降至0.4%。之后逐渐回升,到2019年,已增加至0.96%。西班牙机床消费占比情况见图7。
 
图7  2000-2019年西班牙机床市场消费及占比(亿美元)
 
  西班牙政府2011年发布的“再工业化援助计划”,出资4.62亿欧元对工业企业的援助申请实施资金支持,旨在推动工业基础设施和工业技术的发展,通过支持高技术和高生产力的工业计划,改变现有的生产结构,构建一个充满竞争力的、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和财富的新型工业结构。
 
  与欧盟其他国家类似,随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去工业化”,法国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为改变这种状态,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之后,将振兴“法国制造”列为其执政的重要目标。
 
  2013年9月,法国政府推出《新工业法国》战略,旨在通过创新重塑法国工业实力,使法国重回工业第一梯队。该战略是一项10年期的中长期规划,展现了法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工业转型的决心和实力。其主要目的为解决三大问题:能源、数字革命和经济生活,共包含34项具体计划。
 
  这一战略由于涉及项目过多,导致资源过于分散。为此,法国政府在2015年4月对原来的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旨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的《新工业法国2.0》战略。
 
  在《新工业法国2.0》战略中,“未来工业”计划成为核心内容。“未来工业”计划将法国工业化战略布局优化为九大领域,包括数据经济、新能源、现代化物流、新型医药、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出行和未来交通、物联网、宽带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电网等,旨在通过信息化改造产业模式,实现再工业化的目标。为确保该计划的实施,法国政府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开展企业跟踪服务、提高工业从业者技能、加强欧洲和合作、推动未来工业等,为制造业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图8  2000-2019年法国机床市场消费及其占比(亿美元)
 
  分析法国的机床消费可以看出,21世纪初的10年间,法国机床消费总量和占比均呈下降趋势。2010年法国机床消费低,为9.66亿美元;法国机床消费占比低值出现在2012年,为1.06%。之后,法国机床消费和其占比开始缓慢增长,2019年,机床消费总额14.62亿美元,机床消费占比1.78%。
 
  德国、日本是传统的制造业强国,受“去工业化”的影响较小。但重视制造业是德国、日本的传统。2008年金融危机后,其国内机床消费额以及占比都悄然上升(图9、图10)。欧洲另外一个制造业强国意大利情况类似,其机床消费以及占比在2012年之后均显著上升(图11)。
 
图9  2000-2019年德国机床消费及其占比(亿美元)
 
图10  2000-2019年日本机床市场消费及其占比(亿美元)
 
图11  2000-2019年意大利机床市场消费及其占比(亿美元)
 
  四、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情况和机床市场变化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世界投资报告》,自2008年以来,潜在外国直接投资趋势呈现增长乏力(图12)。2010年之后,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而2000-2007年这一指标为8%,2000年以前则超过20%。
 
图12  1990-2018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和潜在趋势
 
图13  2007-2018和经济体集团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
 
  2016-2018年,外国直接投资更是连续下降(图13),2018年,外国直接投资降至13万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3%。
 
  从图13中可以看出,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略有增长。其中2018年,流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4%,达到5120亿美元。增长主要出现在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东盟国家,以及印度和土耳其。亚洲仍然是世界上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多的地区,2018年吸收了39%的流量,较2017年的33%有明显增长。
 
  2018年,流入东亚的投资增长4%,至2800亿美元,但仍远低于2015年3180亿美元的峰值,其中流入中国的投资增长4%,达到1390亿美元的历史高水平。流入东南亚的投资增长3%,达到创纪录的1490亿美元。来自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强劲投资,包括投资分流和制造业活动移出中国,为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提供了支持。流入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4%,达到540亿美元,其中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了6%,达到420亿美元。
 
  2007-2019年部分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情况见表1。
 
  表1  2007-2019部分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亿美元)
 
  2019年,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大幅增长,达到15.4万亿美元。其中对巴西和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18%、21%。但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认为,之后2年外国直接投资将大幅减少,预计2020年将减少40%,2021年将减少5%-10%。
 
  2007年以来,上述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大的国家,2012年之后,增长速度趋缓;印度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快;印度尼西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趋于稳定;越南作为后起之秀,2017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40亿美元,排在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第21名,2018年以160亿美元排在第18名;拉美的巴西、墨西哥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量起伏不定,但总体趋势还是呈现增长态势。
 
  机床工具行业属于投资拉动型产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必然会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国或地区机床工具消费市场的增长。印度、墨西哥、巴西、越南机床消费以及占比情况见图14和图15。
 
图14  印度、墨西哥、巴西、越南机床市场消费(亿美元)
 
图15  印度、墨西哥、巴西、越南机床市场消费占比
 
  从图14、15可以看出,印度、墨西哥、巴西、越南机床消费额及其占比都呈现上升趋势。墨西哥机床消费额及占比虽然起伏不定,但2014年之后,也呈现出上升趋势。2001年印度、墨西哥、巴西、越南机床消费额分别为3.18亿美元、14.21亿美元、8.98亿美元、1.14亿美元,其占比分别为0.61%、2.74%、1.73%、0.22%;2019年其机床消费额分别为25.87亿美元、25.13亿美元、19.93亿美元、11.92亿美元,其占比分别为3.15%、3.06%、2.43%、1.45%。
 
  根据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9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97万亿美元,增长5.3%。根据相关市场研究机构数据,2018年印度商用车和乘用车销售量399万辆,同比增长8.3%。印度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并有望在3年内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汽车市场。但其汽车密度仅为27辆。
 
  中印两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同属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具有可比性。印度2019年的GDP总量与中国2006年GDP相近;2018年汽车销售量与中国2003年销售量相近。印度2019年机床市场消费26亿美元,与中国1991年的机床市场消费相近;2019年机床产出12亿美元,与中国1988年的机床产出相近。上述对比可发现,印度的GDP以及汽车产销量处于中国21世纪初的水平,制造技术供给能力处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对于制造技术的需求将不断释放出来。
 
  印度较早就开始了工业化,历经70多年,但其工业化进程并不成功,工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主要有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钢铁、水泥、采矿、石油和机械。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等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印度近年来正在谋求成为“技术制造业中心”,这或将导致印度对制造技术的需求快速增长。
 
  世界各国/地区对印度潜在的制造技术市场非常关注。2018年举办的印度机床与工具展览会上,的机床工具制造企业大都参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机床协会还组团参展。
 
  五、中国机床行业面临的挑战
 
  2000年之后,中国开始承接制造业转移,中国机床消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年增长率20%-40%,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民间资本蜂拥进入机床工具行业。机床工具行业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快速做大,产能快速提高,以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需求。
 
  巨大的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成就了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规模增长。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部分中国机床工具企业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并放松了严格的质量管控要求,未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及时的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经营和发展遇到了困境。当时庞大的中低端市场需求足以支撑起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继续扩大规模,面对市场需求,由于对工艺不清楚、研究不够不深入且研发投入不菲,且部分特定用户对国外机床的使用习惯和依赖并因各种原因对国产机床产生的不信任,从一定程度上讲,这部分需求存在市场机制失灵的环节,这使得行业企业对机床的研发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热情,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几乎是把市场拱手相让给进口机床,导致这些年机床工具进口高速增长。必须承认,我们的产业发展状况和水平与世界机床工具制造强国有一定差距,面向产品领域,面对“卡脖子”的产品和技术,在解决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上,用户和行业企业应紧密合作,共同寻求突破。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制造业开始新一轮的转移,制造业回流欧美工业先进国家,而中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和南亚以及拉美地区转移。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工作母机的基础性行业,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将承受全方位的竞争压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伴随着机床市场的萎缩,中国机床市场消费也持续下滑。2019年中国机床消费222.90亿美元,差不多是2011年的历史高值的一半,仅依赖中国本土市场来支撑企业数量庞大的机床工具行业的方式恐难以为继。
 
  2.机床市场还处于下滑过程中,也不乏一些机床市场开始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机床市场以及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机床市场的消费额不断增加,占比持续上升。印度机床市场潜能释放,前景可期。
 
  3.中国仍然保持大机床消费市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仍大有可为。尽管中国机床消费占比自2010年开始逐渐减少,但第一大机床消费市场依然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在这些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基本能满足我国发电设备、船舶制造业所需;航空航天领域所需的制造装备也有了突破性进展;汽车工业四大工艺中,国产冲压线和涂装线已迈入世界先进之列,焊装、总装线和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线的国产化也在快速进步中。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已基本具备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所需的能力。因此,我们决不应妄自菲薄,一定要坚定继续发展壮大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信心。
 
  4.积极参与竞争,致力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或将成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做强做大的突破口。制造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中国机床工具行业需要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化,在继续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学习先进技术,在交流合作中找到差距,提升水平。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将成为下一轮制造技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上一篇:2021年机床工具行业有望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

下一篇:市场需求升级或将加速中国机床技术创新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