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

登录

需求多元化 机床工具行业或迎新机遇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召开2021新春媒体座谈会
2021-01-12 09:41:0116945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作者:黄韶娟
  【机床商务网栏目 机床会议】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1年1月5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1年新春媒体座谈会,来自《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金属加工》、《中国机电工业》、《机电商报》、《制造技术与机床》等10余家媒体的相关负责人应邀参会,机床工具协会毛予锋常务副理事长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协会郭长城执行副理事长、王旭监事长,统计部单希强主任以及传媒部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会。王黎明秘书长主持会议。
 

 

 
  毛予锋常务副理事长的发言涉及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2020年机床工具行业整体运行情况(详见1月7日协会微信、网站发文)、行业现状和对供需关系的再认识、行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对于行业经济运行数据中利润值增长较高的情况,毛予锋说,这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行业整体利润率并不高,且基数很低。从分行业来讲,金切机床可以说逐步摆脱了多年下行的态势,而且呈现出触底回暖的迹象。金切机床2020年新增订单增长14.7%,在手订单增长9.1%。金属加工机床全年订单总量增长16%。进出口方面,金切机床进口下降18.1%,出口下降5.8%,仍处于逆差,不过机床工具行业总体延续了从2019年6月以来的顺差态势。
 
  疫情期间,机床工具行业有30多家企业紧急投入了口罩机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助力了全国抗疫,收获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从侧面说明,机床工具行业不仅肩负着国防安全、产业安全责任,也是民生工业的重要支撑。
 
  对于行业现状,毛予锋指出,分析近20年来及中国机床产出和消费情况可以看出,近10年都处于缓慢增长阶段。期间,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出现了断崖式下落,但随着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增长,机床市场也得以恢复,到2011年需求达到了高点,之后波动下降和回升,但至今仍未恢复到历史高位。
 
  毛予锋认为,机床工具是与需求牵引相关性极强的一个产业。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也是事实,主要表现在:(1)需求与供给能力不匹配。即国家战略需求的急迫性与国产机床的支撑能力不匹配,而且产业链短板比较突出,机床及关键基础配套件仍依赖进口;(2)能力水平的导向不平衡。重主机、轻配套,重样机研究、轻应用验证的现象虽有改观,但由于机床产品离散性和个性化较强,中产品与用户协同创新实践仍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探索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体制机制,在重大需求拉动和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更希望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3)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部分领域深陷“大而不强”的发展陷阱,导致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人才缺乏,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大多数企业。
 
  毛予锋提出,目前需要对供需关系有新的认识,机床工具行业已从产品的专业化向市场的专业化转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1)市场需求从完全依赖投资向投资兼顾消费方向转变。比如,从过去的主要为能源、钢铁、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业服务,向兼顾为3C、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半导体等众多领域服务转变。即需求关系发生了改变。(2)行业的供给方式从批量化向定制化转变。由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向以提供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为主的市场导向。即供给方式发生了改变。(3)产业链的角色从需求实现向需求创造转变。从以前的被动跟随式解决用户需求问题,向与中用户联合预研新需求和新工艺转变。即要真正成为用户的“工艺师”。(4)制造系统从离散型的自动化向全系统的智能化转变。人口红利逐步丧失、企业招工难和人工成本上升等问题,倒逼行业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型升级。即深度解决需求层次多样化、需求消费个性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等问题。
 
  关于行业“十四五”规划和今后一段时期协会主要工作,毛予锋强调,协会是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在“十四五”以及未来的十到十五年时间,协会要积极向政府反应行业诉求,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为此,行业“十四五”规划确定了六大主要任务,首要的是加强人才培养,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座谈会上,就机床工具行业发展预判、协会互联网平台进展、行业经济运行周期、重大技术突破的契机和技术热点等相关问题,媒体朋友与协会领导展开了热烈讨论。
 
  郭长城执行副理事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重点介绍了协会互联网平台的相关情况。他说,按照计划,协会互联网平台将在CIMT2021展会期间正式上线,目标首先是为机床工具行业企业提供服务,进而再扩展到应用领域,为行业企业和用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做基础支撑,终满足零部件加工制造的数字化升级需求。因此,机床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要首先实现机床主机之间的互联互通,这里就涉及三个关键难点:(1)通讯的语言不同。数控系统种类繁多,要想把主流系统连接起来,仅仅连接顶层信息意义不大。因此,由协会牵头,首先制定了互联互通协议标准(NC-Link),形成行业统一的通讯规范。(2)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深层次的工艺知识,包括物理的和技术性的数据,都是企业的核心,因此,协会的平台要对数据的所有权具有安全保障,涉及到与云平台等供应商要有法规约束,与政府也要有数字产权的确认过程。(3)数据流动起来的原动力。要考虑有一批真正有用的应用程序,对用户使用有帮助,对提升机床价值有作用,这样企业才愿意让数据在平台上有效流动起来。
 
  王黎明和毛予锋也就此做了说明。王黎明表示,机床行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要实现智能化,首先面临的是设备互联互通的连接问题。美国首先搞出了数控设备互联通讯协议MT Connect,用于机床设备的互联互通,现在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德国在基于OPC UA的标准框架下开发了通用机床接口标准umati,可把机床连接到用户的生产系统中。中国为考虑自身安全,也必须有自己的标准。现在,由协会主导研发的数控装备工业互联通讯协议NC-Link标准已经发布,其贯彻落实将促进我国机床行业智能制造的落地。当然,要实现机床行业的智能化,不是简单地把机床设备连接起来就行了。因此,平台的建立既要充分考虑机床行业加工的零件比较复杂的特点,还要考虑数据安全性问题,保护好作为企业技术knowhow的关键数据,消除企业的顾虑。
 
  毛予锋强调,信息通讯技术如何跟机床产品制造相融合,这是个大课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大量的底层基础技术工作要做。现在已经看到了曙光,大家意识到新技术的到来会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协会要在构建新型数字化生产关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践,为机床行业特别是为中小企业赋能。就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来说,可能会在三个层面有所体现:(1)企业层面,包括机床制造商和用户。机床企业不仅要能提供预防性维护及远程运维等常规服务,还可以提供特殊加工工艺解决方案;而用户企业可以利用平台上的有用数据和信息,快速高效地解决制造问题。(2)个人层面。新一代的产业工人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平台上要有充足的知识库、工艺库、行业APP,甚至专业软件等等,便于他们学习和应用。(3)政府层面。数据会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当然,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会产生何种价值,会出现怎样的应用场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后,王黎明做了简短总结,代表协会感谢广大媒体对协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行业形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真言,献良策,助推机床工具行业更好地发展。
 
  座谈会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上一篇:成都市模具工业协会召开第三届第十次理事长会暨监事会

下一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一届三次理事会会议线上召开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