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机床头条:扬力集团荣获第五批制造业单项企业
- 2020-12-26 20:00:405592
【机床商务网栏目 机床头条】观众老爷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本周机床头条》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周有哪些行业要闻吧
1、扬力集团荣获第五批制造业单项企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关于印发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及通过复核的第二批制造业单项企业(产品)名单的通知》(工信部联政法函【2020】351号)文件正式发布,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企业(第五批)。
扬力集团自1966年成立以来,始终贯彻“智能化、专业化、重型化、规模化、化”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品种,品质、品位”为核心的三品战略,长期致力于冲压、钣金、锻造、激光等各类中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和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制造。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形成了由金属成形装备、数控钣金加工设备、热模锻压力机和金属板材一体化解决方案组成的产业格局,力争为汽车、家电、新能源、电气等行业提供完美的智能化完整解决方案。
本站点评:本次扬力集团入选第五批制造业单项企业名单,是对扬力在机械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扬力的一种鞭策。未来扬力仍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格劳博中国助力航空航天领域实现高效加工
2020年12月19日,格劳博中国参加了由“智航天地”“航维天地” 联合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组织举办的“第二十八届航空航天加工创新论坛——智能制造新技术报告会”。
会上,格劳博中国的销售与技术人员分享了格劳博五轴联动通用加工中心在航空航天领域所拥有的诸多优势及卓越表现。同时,也借此机会实地考察了地区内相关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需求。通过与生产、工艺、管理、加工等多部门互动,加强相互了解与信任,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未来共同合作的可能性。
本站点评: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数控机床则是其核心加工设备。众所周知,格劳博以的汽车行业加工技术闻名于世,而源于其近百年技术积淀的五轴联动通用加工中心在航空航天领域同样拥有进技术与加工性能。其中,来自格劳博G系列的G150、G350(第二代)、G550(第二代)具备有效解决叶轮叶片和难加工材料等加工难题、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等诸多优势。这不仅包括小批量加工生产,格劳博还能够为大型项目提供一站式交钥匙解决方案,从项目的初销售、设计、生产、实施,一直到售后服务,格劳博中国可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长期、可靠的全方位优质产品与服务。
3、德国通快携手科林电气共建智能工厂
12月22日,科林电气与德国通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林电气和通快公司经过过去2年多的前期调研沟通,多次深入技术交流和互访,双方决定结成深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和实践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根据协议,针对数字化结构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双方共同寻找合作模式,试点研发智能车间一期项目,就数字化智能工厂、企业管理模式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推进透明化生产,共同打造科林智能工厂样板。
本站点评: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刚表示,科林电气是通快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通快公司一直十分珍视与科林电气的合作。科林电气的快速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为我们之间进一步加深合作创造了条件。我们将充分了解科林电气的需求,与科林电气联手打造智能工厂、杰出工厂,展现双方优势,促进合作共赢。
4、大冶轴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建 “智能轴承联合研究中心”
2020年12月,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在辽宁大连校企合作委员会2020年年会上签署了共建“智能轴承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联合研究中心将依托大连理工大学轴承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试验技术等技术优势,以及大冶轴在轴承设计、制造、试验方面能力,共同打造国内智能轴承校企联合研究团队。
随着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传感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已成为解决现代工业瓶颈的核心技术手段,能够解决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与反馈、整机监控与寿命预测、整机运行边缘侧响应等一系列问题。智能轴承将成为重大装备保驾护航的利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本站点评:大连冶金轴承—大连理工“智能轴承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力的推动轴承、智能轴承等方向的关键技术研发。研究中心将轴承制造聚焦智能制造科技前沿,其成果可应用于各类轴承制造以及智能产品研发,能够创造非常可观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将推动轴承产业链与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提高了我国智能制造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轴承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5、2020年欧洲机床消费预计下降三分之一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提供的数据,由于疫情的影响,欧洲机床消费预计将在2020年下降33.1%,总销量将降至130亿欧元。到2021年,消费量估计将增长23.5%,但这一强劲势头并不能弥补上一年的损失。欧洲机床消费预计在2022年至2024年间将继续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模式应该会趋于平缓。后,在预测期内,欧洲的消费量不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到2024年,欧洲机床消费量将达到188亿欧元,仍低于2019年的198亿欧元。相较之下,2020年中国的机床消费量将下降19%,到2020年将下降8%,比上一年下降1%。不过,消费量早应在2021年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0亿欧元),并有可能在2022-2024年期间继续扩大,终达到220亿欧元的门槛。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汽车和航空航天这两个传统的机床采购行业在这一关键时期表现不佳,到2022年和2023年,这两个行业的产出才会分别回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于疫情对新车和航空旅行需求的影响,而且还有诸如工业层面的产能过剩和商业信心低下等因素而阻碍了投资前景。其他行业,如电气工程,应该以更快的速度复苏。
本站点评:CECIMO(欧洲机床工业协会)经济委员会主席马库斯·伯顿Marcus Burton指出,欧洲机床行业具有韧性。尽管它受到了疫情以及下游行业的影响,但欧洲机床制造商仍致力于技术创新、数字变革和环境可持续性。这向投资者和客户都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表明即使在艰难时期,行业仍提供了新的、潜在的盈利机会。除了行业推动创新外,欧洲联盟还设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复苏基金,以帮助成员国在疫情之后恢复经济活力。这项应急基金尽管有争议,但欧洲机构仍在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