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制高点”:湖南省重点打造国内先进制造业高地
- 2020-11-04 08:52:0911304
【机床商务网栏目 国内新闻】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湖南省工业门类齐全,全省拥有14家国家级开发区、1家综合保税区、67家省级开发区和29家省级工业集中区,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工业领域有机械、轻工、食品(不含烟草制品)、电子信息、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9个千亿产业,有长沙工程机械、岳阳石化2个千亿产业集群,有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经开区4个千亿产业园区,有22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今年以来,在疫情影响、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湖南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创新突破,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强劲韧性。“高增长”离不开“高质量”,“敢为人先、创新”,已经成为众多湖南制造企业的“内在基因”。
如今,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湖南响亮的名片,特别是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着眼未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厚积成势,湖南将不断攀上新的“制高点”。
“高增长”离不开“高质量”
位于长沙经开区的三一重工,混凝土泵车等产品一字排开、整装待发。“18号厂房”实行“两班倒”满负荷生产,到了晚上依然灯火通明、焊花四溅。
这仅仅是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火热行情的其中一个缩影。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链推进工作办公室的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长沙市23家纳入重点统计的工程机械企业实现总产值1240亿元,其中四大主机厂总产值1159亿元。
长沙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4家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200多家配套企业。疫情发生后,国内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加码,这些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努力实现逆势增长。作为湖南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以钢铁为主业的企业,华菱集团近3年来产品销量每年递增10%以上。1至7月,在钢铁行业整体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9.8%。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高增长”离不开“高质量”。
去年,三一重工启动了10大“灯塔工厂”建设,“18号厂房”便是其中之一,它代表了工程机械行业先进制造的高水平。
在全新规划的柔性生产岛内,100多台机器人精准、有序运行,机械臂自动焊接转塔、支腿。各种型号的AGV小车载着“重量级”的构件,在车间里自动取件、运输、卸货。三一重工泵送公司副总经理蒋庆彬表示,验证“灯塔工厂”成果的两大指标,一是“达产”,二是“少人”。相比一年多前,“18号厂房”的产能提升约50%、人力减少约40%。有数据显示,三一重工的“人均产值”指标,已和卡特、小松等巨头不相上下。
华菱集团则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企业。目前,华菱集团“铁耗”指标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水平,高炉利用系数全国;转炉作业效率不断提升,冶炼时间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铁水成本持续改善,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8元/吨。
不仅是这些千亿级、百亿级大企业,湖南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同样实现了高质量与高增长的“双高”。
华曙高科是一家从事3D打印设备制造和销售的“小而精”公司,也是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凭借“三轴动态聚焦”等核心技术,华曙高科销售额从2016年开始每年增长30%至40%。
今年以来,疫情冲击下出口遇阻,华曙高科研发的几款大型设备迅速在国内打开市场。华曙高科董事长许小曙说,企业要在细分领域保持技术的性,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做到“更快、更好”。
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
不久前,一台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这台盾构机高度超过5层楼,整机长150米,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车间,可谓是“国之重器”。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帅坤介绍,超大直径盾构机集机械、电气、传感、光学等尖端技术于一体,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极高。研发团队依托以往应用成熟的自主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和加工制造技术,终将超大直径盾构机技术“拿了下来”。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盾构机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7年,铁建重工落户长沙,10多年间成长为地下工程装备企业。正如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香所言,他们的初心就是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地下工程装备自主化、国产化、产业化目标。
事实上,“敢为人先、创新”,这是众多湖南制造企业的“内在基因”。
总部位于长沙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其产品涵盖了工程装备、特种装备、航空装备等多个领域。目前,山河智能在全系列挖掘机、现代凿岩设备、特种装备等10多个领域,成功研发出200多个规格型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产品。
在山河智能,很多员工习惯称呼创始人、董事长何清华为“何老师”——他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技术派”。何清华说:“这条以自主创新谋求长远发展的路,我和同行们会坚定地走下去。”
目前,湖南累计有16家企业和27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长沙市国家智能制造项目数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1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下,湖南进一步突出“产业链思维”,给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划出了发展重点,出台了提高创新水平、推进集聚发展、实施精准招商等措施。湖南的愿景是,到 了2025年,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40%以上。
抢占“制高点” 打造“新高地”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这对地处中部内陆地区的湖南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竞争,如何抢占“制高点”,湖南已经蓄势待发。
湖南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认为,要突出湖南产业特色,加快优势产业锻长板、补短板,瞄准世界一流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长期以来,一些关键核心零部件面临“卡脖子”问题。今年,三一重工搭载自产发动机的新产品、“液压油缸”等涉及关键零部件的新项目接连亮相。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工程机械产品国产配置率不断提高,三一将进一步推动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今年4月,湖南省工信厅发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建立10家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重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100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服务机构,培育1000名创新工程师。
在行动计划中,“破零”是指每年实现300家以上中小企业发明专利零的突破;“倍增”是指到2022年,中小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研发投入强度、新产品综合效益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倍增。上半年,湖南已有88家“破零”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00项。
先进制造业的另一个“制高点”,其实就是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与先进服务业的融合。
去年,湖南省发布了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湖南省工业互联网App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湖南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100万台,接入设备价值超6000亿元,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
9月28日,中联重科举办的“嗨购会”在全国10多家网络平台开启。当天,“嗨购会”吸引了336万多人次在线观看,斩获订单超32亿元。
对于湖南来说,此前的所有努力并没有白费,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趋势已成,未来可期!
(原标题:湖南加速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