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分析报告:培养智能制造人才迫在眉睫
- 2020-09-08 08:35:168327
【机床商务网栏目 国内新闻】这几天,很多媒体都在报道人社部发布了《新职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这是人社部新职业系列报告之一,报告发布过电子竞技员、网约配送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农业经理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引发了人们对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主攻方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的比重在19%-21%之间,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6.5万亿元,占的28%,排名第一。其中,2012年以来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不断增长,2018年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产值规模约为17480.1亿元。
虽然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在不断加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类型暂时集中于中低端技术密集型。而在芯片、电子制造等技术领域,中国的自给率依旧不足,从事制造业智能化所需的软硬件开发与服务人才严重缺失。
于是,新的职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应运而生,承担着推动中国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创造全新制造模式的重要职能,助力中国占领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是指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管控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截至2018年底,中国智能制造中人才占整个制造业中人才的35.89%,与2016年、2017年相比,智能制造人才在制造业人才中的占比呈逐年增长态势。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分布在机械与自动化、国防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制造、新兴医疗制造和能源与环保这六大类行业。从业年限上看,国防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及能源与环保这三大行业的人才平均从业年限都比较高,并且具备十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人才占比也相对较大。对比智能制造与制造业人才年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智能制造人才在25-30岁、30-35岁年龄段的人才占比高于制造业,35-40岁、40-45岁、45-50岁、5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才比例均低于制造业,说明从事智能制造岗位的年轻人比传统制造业更多,年龄优势能给智能制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据统计,中国有450万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在未来10年或20年,至少有20%的企业要转型成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一个数以10万亿计的市场正在缓缓展开。
通过对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进行调研,高职学生占比高,达到了39.48%,紧随其后的是本科及以上的,所占比例为38.1%;中职学生占比11.8%;剩余10.62%则为内部转型、社会外招。
据《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显示,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排前十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宁波、上海、重庆、深圳、东莞、佛山、天津、无锡和杭州。其中苏州数量多,高达6653家;宁波和上海旗鼓相当,分别为5215家和5131家。
近年来,相关部门机构陆续出台政策法规,不断推动着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据了解,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从2015年开始,已公示了四批,总数为307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从2016年开始,已公示共三批,总数为509个;两个试点项目共有816个项目。
在智能制造的产业链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为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力,是智能制造系统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园也是数量多的产业园类别,达到111个。其次是综合园区,达到96个。新材料园区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引擎”,应用非常广泛,产业园区达到92个。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分析显示,2010-2018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速度,2018年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产值规模约为17480.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5%,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般发达国家智能制造产值约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25%-30%,而我国目前的智能制造行业,约占装备制造业20%左右。据《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所占比重将会逐渐增大,且增速快于装备制造业增速。预计未来五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量将达到900万人。
随着国家有计划地对传统企业进行数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将会普及应用,需要大量操作、调试、维护、维修和改造方面的专业人才。根据调研显示,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和应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数按照本科、高职和中职培养需求分解,具体如下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建议,产学研用各界要通力合作,加快构建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体系。行业教育培训应聚焦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工业强基、“人工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和人才需求,通过产教融合、协调创新,加大对院校新专业和专业方向建设的引导力度,优化院校乃至全行业人才培养供给结构。
(原标题:原标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将成“金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