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现代化之路怎么走?听听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的答案
- 2019-11-19 08:58:3119410
【机床商务网栏目 市场分析】11月6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做客清华大学“时事大讲堂”,并发表以《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谈国企治理现代化》为主旨的演讲。傅育宁认为,良好的企业治理就是要实现商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推进国企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处理好企业治理与党的领导、政府管控、市场机制的关系。演讲干货满满,小新与您分享——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谈国企治理现代化
今天我想就“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谈国企治理现代化”,和大家交流对于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点粗浅的体会和思考。
,对于国家治理的探索已到重要时刻。
从“管理”到“治理”,虽只一字之差,却是治国理念的一次升华。如何实现更好的国家治理,一直是中西方都在探讨的重大课题。
在中国,如何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同样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大难题。有位中国台湾大学教授在讲授中国研究课程时,节课就向学生强调,理解中国要注意三件事:中国非常大,中国非常非常大,中国非常非常非常大。中国那么大,人类社会既有的治理模式,在这里都可能“失灵”。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治理的难度是的,可能超出人类既有的所有经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人将其称之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个人理解与前面四个现代化相比,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更高层面的现代化,如果说前者是“气”,后者则是“道”。
第二,企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国企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和战略性产业的国有企业,甚至可以说是国家治理的支柱。国家治理需要物质资源,尤其是遇到重大危机时刻,国有企业能够为国家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发挥私营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大量国企和国企掌握的资源,国家治理目标才能得到的贯彻和实现。作为国有企业的华润,一直以来也在我国国家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建国初期,利用境外外贸企业的特殊身份,有效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封锁。1957年发起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今天的“广交会”,搭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在改革开放初期首创“三来一补”合作贸易形式,成为国家的外贸合作政策。
今天的华润已经成为世界500强排名第80位的大型央企,企业业务涉及大消费、大健康、能源服务、城市建设与运营、科技与金融等各个领域。华润科技有四小板块,华润的半导体在国内做的好,化学新材料、生命科技还有环保科技,科技领域很广,华润终选择了这四个方向。华润的影响可能已经渗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只是你可能不知不觉。
第三,良好的企业治理就是要实现商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对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尤其如此。
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已由过去的“唯GDP论”,转变为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下可持续发展。
实现商业利润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应当是国企治理的理想目标,也是检验国企治理现代化的标尺。良好的国有企业治理一方面应坚持国企是商业机构的定位,另一方面,国企要成为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商业机构。
中国国有企业要建成世界企业,必须是的商业成就和强烈社会责任的统一。既要实现良好的企业效益和商业利润,有良好的资本回报,在同行中展现出比较优势。
华润是一家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国有企业,坚持商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是我们的传统。当前,华润主要经营指标名列央企前茅,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作为驻港大型央企,华润始终关注自身的特殊使命,投身香港发展、服务香港社会,在联系内地与香港、促进香港繁荣稳定、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至远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华润积极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十年十二镇”的速度,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捐建多个华润希望小镇,通过“造血式”产业帮扶、扶贫,推进乡村发展,使大量农民直接受益及脱贫致富。
华润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已连续两年蝉联中国企业300强总榜单的位。我们将华润的企业使命定为“商业进步,共创美好生活”,体现的正是追求商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第四,推进国企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处理好企业治理与党的领导、政府管控、市场机制的关系。
首先,深入解决好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问题。
当前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的实践,则是要在现代公司制的治理框架下,将国企原有的党组织、工会、职代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甚至有时候是监事会,经理层组织有机结合,涉及多方面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因此是一个既独特并有相当难度的课题。
其次,深入解决好政府对国企的管控模式问题。
我认为在“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的原则下,中国企业并不需要贴上“国有、民营、私营、外资”等标签,而应逐步淡化企业所有制的分类,只有这样,真正做到所有企业都处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中,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当前,在国企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风险投资和业务调整时动力不足、人才流失,我们经常被民企挖走我们的人才等等,都与国企现行的容错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等方面相关。政府需要进一步改进管控方式,切实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加大放权力度,完善考评制度,构建容错机制。
后讲一下深入解决好国企治理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
把握好国企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国企要充分参与和适应市场竞争,建立和市场相适应的企业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利用市场化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并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要避免“唯市场论”。
华润是一家总部在香港,业务多元,且大多处于完全竞争领域的企业集团,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在多年的实践中,华润逐步探索开发了一套聚焦于战略运行和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6S管理体系”,是战略规划、商业计划、管理报告、战略评价、战略审计和经理人评价。
在“6S”管理体系下,战略是企业产业选择、资源配置和培养核心能力的指针和导向,企业经营发展的好与差,主要看是否按照既定的战略方向和里程碑成长,并通过与同行的企业对标来评价,并把员工的薪酬、奖励与对标的结果挂钩,形成了双对标。
华润在央企中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包括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在突出政治条件的同时,非常注重兼顾商业原则,强调政治素养和商业才干必须两者兼备。同时我们在经理人激励机制上绝不追求过度的市场化。
各位老师、同学、朋友们,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清华的校训,其中强调了奋斗精神和兼容精神,我认为也恰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企治理现代化所需要的精神。唯有不懈奋斗才能让我们在一路前行的征程中披荆斩棘,拥抱治理现代化的成果,唯有兼容并蓄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将中国国情、中国国企特色与公司治理现代化的理念高度融合,并开创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国企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如今,“中国之治”的重大实践已经全面展开和推进,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这一重要篇章。
(原标题:企业治理现代化之路怎么走?听听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