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教育制度看工人的培养
- 2018-05-08 11:03:219791
【机床商务网栏目 机床人才】在我国古代,职业被划分为四类——“士农工商”,工人阶级被排在了末流之中。但相较于商业,因为商人始终在物质财富上高于其他职业,所以工业在古代称得上是实质上的垫底。到了现代,虽然工人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人之一,但是这个职业依然还是一个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的职业。
尽管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工人是个不受人“待见”的职业。但是事实上,工业并不比其他任何行业低一等,工人也不比任何职业低一级。工业是基础行业,是立国之本,高楼大厦、坚船利炮都需要工人去完成,工业和工人理应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如果想让人们对工人和工业改观,个人认为教育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大家不重视工业、不重视工人的极大因素。试想一下,现在连有的老师都对学生说:“不好好学习就去当工人。”这样的话,老师都不能给予他人教育上正确的观念,何谈其他人呢?
要知道,一个好的教育制度可以让人们对工业改观,甚至是极大地促进工业的发展。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的教育制度,看看他们是怎么培养工人的,看看他们是如何发展工业的。
德国近代的教育制度始于1806年(普鲁士战败于拿破仑),开创了服务全体公民的义务教育。
封建的等级传统加上德国人的务实精神导致封建教育制度结束,分轨制诞生。分规制下一种是与大学衔接的文科中学,另一种是训练平民子弟的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
1920年颁布的法律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四年基础教育,四年以后开始分轨。覆盖全民与分轨制两大特征使德国教育效果显著。其义务教育使得德国成为文盲率低的国家,职业教育则培训出的工人托举起它的制造业。
德国小学四年只有四年。四年后学生们分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
主体中学,(也就是职业学校),其学制5年,即5—9年级。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没拿到主体中学的毕业证书很难找到职业培训岗位,而在德国没有经过职业培训不能上岗。
实科中学,其功能也正是中间性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可以接受职业教育,进入专业学校和专业学院,另一方面成绩很好可以转入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学制6年,即5—10年级,比主体中学多一年,可使主体中学中有能力的学生转入实科中学,获取这里的毕业文凭。
文科中学,按照巴伐利亚州的规定:“文科中学学生读完10年级后进行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文科中学高年级就读,不合格者转入其他类型学校学习。”
这样的分流制度,学生更早进入了职业学校,使得职业教育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吸引力,而不仅仅是依附于高考、中考等考试的陪衬。职业学校拥有跟其他文理科学校公平发展的机会。
并且因为职业学校被国家、社会所重视,也使得职业学校拥有更多的资源,培训方向众多、培训专业细致。学生拥有更多种类的职业学校可以选择,有更多的专业可以选择。当学生拥有更强的职业能力,就可以转向技术人员、技师方向。而在德国社会中,的技工和蓝领将得到更高的薪水和声望。
可以说,德国工业今天如此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体制造成的,因为对于工业来说,不仅需要的技术人才,而且还需要的操作人才。对于工业的发展,一个好的工人是多么难得,一个好的技工又是多么可贵,我相信不需要我赘述。而拥有这么多工业人才的德国,在工业上很难不获得成功。
(资料来源:《吾国教育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