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为”:国内首台电子束3D打印机问世 以大院大所承接平台推动高新技术转化
- 2018-01-10 11:59:1610317
【机床商务网栏目 机床上下游】国内首台粉床电子束金属3D打印在坐落于东丽华明高新区的清华大学装备研究院正式发布,又一项高新技术在这里实现产业化,从实验室成功走向市场。天津通过引进大院大所,潜心打造研发平台,推动相关技术在津的落地和转化,释放出更多的创新动能。
国内首台电子束金属3D打印机是由清华大学天津装备研究院孵化的企业——天津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打印机以电子束作为能量源,在骨科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应用价值。天津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超说,这台设备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市场垄断。
郭超:“设备核心的软件,核心的算法,核心部件,这些关键技术都是我们全部掌握,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里头。国外的设备他会对用户提出很多的限制,你每年必须要交多少多少钱的维护费,有些材料我还不卖,对中国是禁运的。我们设备大的特点具备开放性,我们希望跟很多用户一起来开发更多的材料。我们一台设备售价在300万人民币左右,但是进口的一般都得600至800万人民币一台。”
设备刚刚推出就获得了首批4个总共1200多万元的订单,其中还包括一家海外企业。下一步公司还打算在天津成立3D打印的服务中心,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据介绍,清华院从2014年7月落户东丽以来,已成功孵化以机器人、3D打印、环保科技、测试装备为代表的10家公司,早成立的生产除尘过滤材料的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年销售额已达到了4000万元。清华大学天津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永勇说:“怎样将高校的科学创新能力和要素引入到企业,来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院这种中间的桥梁的平台。2018年在重要的几个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智能装备,进一步的引进科研团队开展科学成果转化。对已经建的31个研究所研究团队,我们重点进行扶植,促进他们的成果快速转化,快速落地,服务到产业和行业。”
截至目前,华明高新区已经和清华大学、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13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业化基地,涵盖装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整个区域的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发挥了巨大效应。东丽区华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于莉丽说:“一个区域有清华、中科院这些的人才院士在这工作,对其他一些企业,特别是北京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包括从上海长三角那边新三板上市公司都整体的迁入到华明。可以说科研院所他们项目的落地不仅仅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提升了东丽区对产业的吸引力。”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自我革命,早算账,早清醒。面对发展空间和环境的制约,东丽区提早谋划,在2012年就提出了要走科技路、吃北京饭,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区共引进了130多家科技研发机构,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40多家的科研院所建立产业化合作基地。这些研发机构在短期内不仅不会产生税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支持。但东丽区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舍得时间、舍得投入、舍得声誉,这份战略定力和决心,必将为区域发展换来更广阔的空间,赢得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新作为”:国内首台电子束3D打印机问世 以大院大所承接平台推动高新技术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