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的出路在哪里?
- 2018-01-05 15:27:1916392
【机床商务网栏目 本网原创】机床行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已经是普遍的共识。也许有人要问,什么是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我国机床究竟欠缺在哪里?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并不困难,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我国机床规模大,市场大,产量大,综合实力却远弱于日、欧;机床企业多、产品多,生产却集中于低端制造或者单一组装,缺乏核心竞争力。其实发现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让我们从机床弱势之处入手,探讨中国机床的发展之路。
一、做强上游,打铁还需自身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曾看过这样的一种说法,中国机床应该提高的是材料,材料不硬,又怎么做出好机床,这就好比用豆腐练雕刻,总归是不靠谱。在这里笔者先不论这种说法有没有偏颇,但总归暴露了一个问题:我国机床行业上下游发展欠缺。上游不行,如无米之炊,严重影响机床行业向高水平发展。解决之道也很简单,那就是做强上游。在这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机床上游行业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又是什么。
以数控机床为例,数控机床上游包括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等。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是数控机床中的关键部件,直接决定着机床的可靠性、效率和精度。不夸张的说,它们是数控机床的灵魂。但偏偏这是我国机床发展欠缺的两个地方。中国机床企业历来只重视主机的设计和制造,这就造成数控机床的功能部件,如滚珠丝杠、滚动导轨、数控转塔刀架、刀库和机械手,要么质量差、可靠性不及国外,要么还是空白。虽然近年来我国重视基础行业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机床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对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它的快速发展要求上游发展必须跟上它的步伐。所以,中国机床发展的步,就是要打牢地基,不让机床高楼溃于根基不牢。
二、技术创新,核心竞争不能少
说到创新,这真是老生常谈,无论哪个行业,发展不行都谈创新。但老生常谈也要谈,因为这是事实,机床发展薄弱的原因之一就是创新不足。创新力不够,没有新技术,打不破技术垄断,就很难走上高。
其实不止是机床,哪个行业做跟随者是容易的,做创新者永远是难的。看看中国机床,几年前就是规模大,在世界机床行业处于中下游,现在还是中下游。为什么?就是缺少“变”、缺少“新”。而怎么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我觉得这几个方面不能少。
1、发展技术人才,夯实技术基础
人是技术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技术人才断层严重。简单来说就是两个矛盾,专业和岗位需求错位的矛盾以及数量和总需求错位的矛盾。简而言之就是人才少,满足不了制造业;技术人才少,满足不了工业人员需求。没有搞技术的人,技术怎么能上得去?又从哪儿谈创新了?
由此可见,目前机床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亟需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这不仅要求企业要育得了人、留得住人,更需要社会转变观念,让技术院校得以生存,让工人有“面子”、有“票子”、有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前面提到的两个矛盾,为机床技术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2、鼓励创造,保护知识产权
习惯“拿来主义”,漠视知识产权,让行业研发失去动力。说实话,在发展特别落后时,借鉴、引入不失良策,但始终借鉴引入,这种做法是致命的。举个典型例子,如果知识产权可以任意窥私,谁敢做行业技术的先行者,尤其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一次的知识产权泄露可能导致整个企业数年努力付之东流。
中国机床走向“高、精、尖”,产权保护必不可少。让企业敢想、敢干,尽情创造、研发新技术。只有让技术、科技成为企业赢利的增长点,才能充分调动能动性和创新活力。这一要求企业自身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将研发放在发展首位;另一方面就要求建立良好的大环境,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研发,让企业肠道自主研发的“甜头”,让技术人员找到自身的价值。
有人做,成果有保护,技术才能发展。才能形成创新氛围,目前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还需要加强。
三、整顿市场,高低端布局合理
现在中国机床行业存在一种现象:造不出,低端卖不了;盲目价格战,利润率极低。
先说说“造不出,低端卖不了”这一现象。中国是世界机床大消费国和生产国之一,但同时中国机床依赖进口。工厂里的主要生产机床都是“洋货”,原因也很简单,国产的不耐用——不是精度上不去,就是稳定性差,机床返修率高。这就使得机床行业很大一部分利润让给了外企,这样下去,难以盈利和占领市场的中国机床怎么会有好展?
再说价格战,中国机床行业一部分机床企业规模不大、产品低端,主要生产依赖组装。技术上不去,为了扩大市场只能打价格战。结果价格是越来越低,结果盈利却上不去。不仅没有改善企业自身经营状况,还拖累了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就拿大连机床来说,2016年前三季度,大连机床合并报表总营收93.34亿元,营业总成本则高达90.47亿元,利润率仅为3%。3%的利润率,除了大连机床自身原因之外,整个机床行业的低价格也大大拖累了企业的盈利额。
所以,中国机床发展,整顿市场,调整布局非常重要。整顿市场,就是要规范市场竞价秩序,形成良性竞争。而调整布局就是要发展机床,补足弱势部分,同时对低端市场进行整顿,淘汰一批没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良性生态圈。
四、优化品牌,机床也能“中国造”
机床要自己造,还要造的好,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做强自己的品牌。说到这里,就要提一句董明珠女士了。“让世界知道中国造”的口号,火的不止是中国造,还是格力造。先不提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能否造出的机床,我们要学习是格力的这种品牌意识、这种自己“造”的精神。
品牌是能带来产品附加值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机床可以“造”出质量、“造”出品牌。我想,中国的机床市场也可以有很大的发展了。
中国机床的出路在于“变”,对内要做强技术创新,强化上下游,迈步向“高、精、尖”发展;在外要建立规范市场竞争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夯实技术人员基础。在这里笔者对中国机床发展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因为无论是工业基础,还是人才培养,或是市场竞争,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大环境整体向上的情况下,机床的未来又怎会落于人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