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制造”演绎“产业风景”
- 2017-09-22 10:48:095386
【机床商务网栏目 地区风采】今年6月1日,从万里之外的德国柏林传来佳讯,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德国柏林签署合资合同,这标志着安徽省先进制造业“一号工程”已然扬帆启航。
这是安徽制造强省建设中的一道风景。今年以来,安徽省大力推动制造强省建设,深入推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五大制造”,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382.5亿元,同比增长8.6%,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
这是安徽制造强省建设中的一道风景。今年以来,安徽省大力推动制造强省建设,深入推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五大制造”,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382.5亿元,同比增长8.6%,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
瞄准五大环节发力
培育新企业、发展新制造、增加新供给、探索新路径、建立新机制
制造业强则国家强,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实践证明,制造业是国家和区域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根本保障,没有坚实的制造业支撑,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也没有区域经济的繁荣。
那么,制造强省这一战略蓝图如何规划、布局?
工信部6月1日的信息通报以《安徽召开制造强省建设万人大会》为题进行专门通报,这是5月27日我省召开的制造强省建设万人大会。省委书记李锦斌发出了“加快推动安徽省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不断开创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的动员令,为制造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路径。
紧扣新企业、新制造、新供给、新路径、新机制五大关键环节,以此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大力研发新品、多出优品、打造精品,以更好的产品、企业、产业,更多的制造强市、强县、强区,支撑制造强省建设。
这是安徽省聚力打造制造强省的路线图。
培育新企业。坚持“抓大扶小育特色”,大力组织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7万户;每年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500户,打造一批行业“单项”和“配套专家”;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联盟、参股控股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企业、大集团。
发展新制造。“点线面”三维发力布局智能制造,深入开展“机器换人”行动,加快生产线数字化改造,重点突破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等“六类关键技术装备”,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产业基地等。
增加新供给。把提升制造业产品供给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研发新品、多出优品、打造精品;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和“安徽工业精品培育行动计划”,每年培育省级新产品500项、工业精品100项以上,打造一批质量品牌标杆示范企业等。
探索新路径。提出“互联网+制造”“基地+基金”“+配套”“存量+增量”“集约+循环”五条发展路径,实现全省规模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智能语音、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电子信息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同时瞄准10年甚至20年后的未来产业方向,及早谋篇布局区块链、人工智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虚拟现实、量子通信等新兴产业。
建立新机制。加快建立省级层面的沟通协调、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业云平台、企业减负综合平台“两大平台”的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开展“中国制造2025”安徽县(区)级试点示范,大限度发挥政策引力,激发企业动力,凝聚各方合力。
推动制造业模式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制造,改造传统产业,深化融合发展,打造安徽制造“升级版”
“让中国流体传动与世界同步!”这是安徽博体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矢志追求的目标。
在世界制造业争相竞争的液压元件行业,我国曾因“未掌握液压件核心技术”而长期依赖进口,年进口量约达千亿元。“博体”历经多年自主创新成功研发液压件,。
在安徽,近年像博体这样一批制造企业,通过技术攻坚克难,突破并掌握了具有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改变了技术对外依存现象。2016年,应流集团研制的CAP1000和CAP1400核一级主泵泵壳开始交付使用,使我国跻身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一级主泵泵壳制造技术的国家行列。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家、世界第三家拥有炉水泵制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该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启动系统再循环泵”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替代进口产品。
近年来,安徽省众多像博一、应流这样的工业企业,汇聚起建设制造强省的强大力量。
在深化改革中做强企业主体,在承接中调优产业结构,在对外投资中提升制造水平,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制造业发展势能,推动实现制造业整体实力、创新水平、融合能力、质量效益、品牌影响五个方面新跨越。这是安徽省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具体实践。
9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项目落户合肥新站高新区。这不仅是该区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中的重要布局,更推动了合肥成为全国显示技术种类全、产业规模大的集聚发展基地。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聚焦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走“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随着一个个大项目的落户,围绕京东方,从上游的玻璃基板、集成电路、原辅材料、大宗气体、装备等,中游面板和模组,到下游的整机制造、终端应用,新站高新区打通了一条“从砂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
目前,安徽省正在深化产学研合作,面向新材料、电子信息、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快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应用。“将坚持创新驱动,紧扣‘三重一创’建设推动制造发展,深化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模式转变,构建创新型人才支撑体系,着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说。
(原标题:“安徽制造”演绎“产业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