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河南模式”
- 2017-08-19 09:33:436129
【机床商务网 地区风采】尽管8月的中原大地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依旧没有挡住一行专家到河南省永城市的企业走访的步伐。河南省科协学会部部长邓洪军带领四个学会的秘书长,走进永城市的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化工企业进行调研,同时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对永城的企业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永城市市委副书记赵志强说。据悉,2016年河南省科协启动实施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对河南省的企业开展了“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难题,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产业的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河南模式”。
发力企业创新需求
2016年3月,河南省科协在郑州正式启动实施河南省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该工程通过引进全国性学会和专家、组织全省性学会和专家,组织实施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在摸清需求、搞好对接的基础上,帮助产业集聚区和企业破解科技难题,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曹奎在启动会上强调指出,把该工程列为河南省科协的重点工作。“要收集汇总企业科技需求,紧密科技工作者与科协的联系,及时建立需求库、专家库、成果库、项目库,提升对接科技难题的有效性,以组织成果展示和观摩为手段,促进各地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
通过摸索,河南省科协决定通过开展“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活动,为企业科技需求提供对接、现场服务,切实为解决企业科技难题搭建平台载体。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地方科协搜集企业强烈的科技需求,上报省科协学会部,整理后挑选相关专家,与企业充分沟通后谋划解决方案。然后商定对接日期,组织全省学会和专家赴地方开展对接活动,根据对接情况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邓洪军说。
立足企业需求对接
河南万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南省襄城县是一家民营小企业,以普通面食机械馒头机等为主导产品,技术人员缺少、工艺装备及工艺水平较落后,企业年销售收入长期在2000万元以下。
2012年,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与万杰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几年来,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支持下,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帮助其建立并申报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引入投融资机构解决企业急需资金,建议其调整经营模式,以“制造+服务(租赁)+互联网”延长产业链,有效提升企业创新和发展实力,促进了面食设备数控与智能化进步乃至餐饮厨房劳动的社会化进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的工程机械轮胎生产企业,几年前就遭遇技术“瓶颈”、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等难题。
2016年该企业面临的难题被上报到了河南省科协及中国科协。一番调研后,河南省科协及中国科协与该企业联合实施科技项目攻关。随后,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为风神轮胎培训技术人员200多人次,邀请叶声华等14位院士专家前来座谈,并建立了汽车充气轮胎智能设计研发中心。
目前,风神轮胎的部分产品湿滑安全测试水平已达到欧盟A级标准,总体性能达到了水平,并获得认证机构认可的注册标识。
5亿增效背后是模式的创新
2016年6月,濮阳市开发区一个总投资13.5亿元、年产5万吨丁二烯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由中国化工学会、河南省科协和濮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濮阳)石油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大会引过来的。“这是河南省科协围绕产业发展,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引进相关项目,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一个缩影。”曹奎说。
2016年,河南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500多家,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400亿元、利润309.8亿元。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杨润凯介绍说,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协助构建的7个省部级及以上教科研平台,承担的近百项教科研项目,为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河南省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以来已达成签约协议302项,完成项目205个,实现经济效益5亿多元,建立协同创新工作基地、学会服务站等40多个,成功创建鹤壁市、焦作市和濮阳市三家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
2017年6月21日,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徐济超对该省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做出重要批示:成效值得肯定,要继续加大服务力度,争取更大成就。
“目前,我们的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会-驱-服-提’模式。”邓洪军介绍说,“其中的‘会’是办好所属学会,办好产业技术发展大会;‘驱’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提’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学会能力,提高科协的社会影响度和美誉度。”
(原标题:探索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河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