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

登录

“全国技术能手”传授成功秘诀 技艺贵在好人品

2017-08-03 11:59:425122
来源:华龙网 作者: 舒婷 陈潇
  【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唯有人品可立一生”“产品即人品”。谈到未来如何发扬与传承工匠精神,张德勇提倡多开展弘扬匠心的活动,相关部门能够开展工匠间的交流活动,互相交流经历与心得,共同提升。
 
  “唯有人品可立一生”“产品即人品”。在今(3)日华龙网推出的第三期重庆市2017年度“巴渝工匠”访谈——《“技术能手”杨波、张德勇高超技艺炼成记》中,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焊接技师杨波和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钳工技师张德勇向网友们分享了他们眼中的工匠精神。
 
  杨波:唯有人品可立一生
 
  钻研焊接技术30余年的杨波,是公司几百名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焊工中的典型代表。
 
  30年前的他,来自荣昌县观胜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家中四个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大。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为了生存,他才干起了焊接这门工作。
 
  谈起刚接触焊工这个行业时,杨波表示,面对看似单调的工作和又苦又脏的工作环境,有些茫然。
 
  “既然已经踏入了这个行业,那就要钻透这门技术活。”于是他废寝忘食,从学习焊接理论,到反复练习焊接技术。工作之余,还挑来废材料进行苦练。尽管经历了多次失败与不如意,但他从未气馁与言弃。无论到什么地方工作,他每天都坚持做工作笔记,记录经历与心得。三十年间,他用过的笔记本数十本,垒起来近1米高。
 
  将自己焊接的每一道焊口都当做一件“艺术品”来深耕细作的杨波,通过多年努力终于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学徒成为如今的技师、焊接专家。近年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市杰出技能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
 
  “做焊工的一定要学会‘眼到、手到、口到’。”杨波对网友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眼到”,就是要时常去观察比自己技艺高超或有着独特绝活的同行们的手法,加以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取长补短;“口到”,就是要怀着谦虚的态度向师傅或同行佼佼者不厌其烦地请教;“手到”,就是要勤加练习,反复试焊摸索,直到焊出来的作品令自己满意为止。
 
  “焊接”是国民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产业支撑。“要时时刻刻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不断地加以学习总结并积累经验,才能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为此,杨波深有感触。
 
  在施焊环境空旷的情况下,焊工在施的焊缝中心温度高达3000多度,长期的作业环境温度在40至50度之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焊工们头戴防护面具,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橡皮手套,脚穿厚重的防护鞋焊在高温环境内进行施焊。穿过烟尘,拿起焊枪,专心致志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完成95%、96%……100%的合格率。
 
  “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以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人品可立一生!”谈起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杨波说:“工匠不仅仅要有技艺的,还应有人品的可贵,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工匠!”他表示,作为“巴渝工匠”,更应重情重德,脚踏实地、严谨务实地进行技术创新。
 
  张德勇:产品即人品
 
  “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将这九个字作为工作铭言的张德勇,从1991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在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
 
  “钳工分为设备钳工、技术钳工、模具钳工等。”而作为设备钳工的他,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负责设备大修、新造、工装、夹具制作及工程项目制作、安装、调试、新品开发等钳工工作,长期穿梭于工厂一线。
 
  “机械不能解决的加工,我们都完成!”张德勇有些自豪地说。
 
  1997年,摩托车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国内在摩托车连杆大孔精镗加工专用机上处于技术空白,然而引进国外设备价格十分高昂。于是,张德勇牵头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承接摩托车连杆大孔精镗专用机制造的项目。在承担该项目制作任务后,张德勇认真分析总结了该机床的技术要求、设计资料、技术性能,并率领小组其他同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镗孔的精度要求十分高,设备加工无法保证精度。”为确保镗孔精度,张德勇带领小组成员亲自进行加工,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公司台摩托车连杆大孔精镗专用机的制造,填补了我国在摩托车连杆大孔精镗加工专用机方面的技术空白,与日本进口同类机型相比,节约价值200多万元。
 
  “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这也是张德勇时常对学徒们说的话。在他看来,工匠不仅要钻技术,讲究精益求精,同时要集道德与人品与一身,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他说:“产品即人品”。
 
  获得“巴渝工匠”的他,近年也拿到了不少的荣誉。他于2006年9月被国家劳动和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7年5月获得首届“中国青年技师” 称号;2011年3月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张德勇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谈到未来如何发扬与传承工匠精神,张德勇提倡多开展弘扬匠心的活动,相关部门能够开展工匠间的交流活动,互相交流经历与心得,共同提升。同时希望让工匠精神走进校园,让工匠们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传授自己的绝活儿。
 
  (原标题:[巴渝工匠系列访谈]“全国技术能手”传授成功秘诀 好技艺贵在好人品)

上一篇:80后硕士夫妻扎根聊城造机器人

下一篇:马鞍山博望区第二届工业企业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