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

登录

瑞丰特科技:从“钱变纸”到“纸变钱”

2017-07-27 11:10:169778
来源:常州科技信息中心
  【机床商务网 名企在线】对于“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身份,尹磊已经适应了两年半时间。坐在工业风设计的办公空间内,提起身份角色的转变,他仍然会皱起眉头表示无奈,却也有些小小的骄傲。
 
  2014年以前,在西安交通大学,尹磊和团队其他科研人员一样,只要埋首实验室,看重的是拉课题、写论文、评职称,在乎的是如何把科研成果做得漂亮。2014年以后,实验室的成果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开始”。
 
  两年多来,这个从实验室走出的团队,在经历了市场的迎头撞击与创新求生之后,开始成长为真正的“创业帮”。
 
  昔日专注“钱变纸”的科研而今迈步“纸变钱”的双创
 
  2014年,在时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武进科技镇长团团长王朝晖的牵线搭桥下,西安交通大学刘红忠技术团队来到西太湖,探讨石墨烯领域的合作可能。
 
  温润平和的西太湖,一下子吸引了这个来自西北的团队。“环境好、不堵车,重要的是没有西安那么严重的雾霾。”漫步湖岸,吹着湖风,尹磊喜欢上了这里。
 
  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与权衡,团队决定将西太湖作为创业的起点。然而,一群搞科研的人,面对如何运作一家企业时“犯了难”。终尹磊被推选出来,成为企业的实际经营者。“科研是把钱变成纸,创新创业是把纸变成钱。”从“学术派”到“创业派”,尹磊经历了一段“比考博还痛苦”的角色转换期。
 
  企业在筹备初期,就遇到了资金瓶颈。尹磊说,尽管有园区创投基金的注入,但实际运作下来仍然有一定缺口。出于对自身技术的自信,团队用一台实验设备,一个PPT报告,赢得了中超控股450万元投资。
 
  2014年12月,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从事石墨烯薄膜制造设备、石墨烯薄膜及石墨烯薄膜下游应用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后一年半时间里,空空如也的车间,让尹磊“不敢见投资者”。
 
  “我们的生产是自主设计的,但加工还得依靠外力。”出于技术保密考虑,生产线设计图纸被一一拆解,交由5家不同企业来完成。2016年4月,各组件陆续到位,团队开始自行组装。然而,组装调试过程反反复复,各种预料不到的问题纷纷出现,直到生产线建成仪式前一天,设备还在调试。
 
  “设备开启后,发现地面有水渍,我们推测是焊点问题,但设备里有上千个焊点,不可能拆开来一一检测。”一时间,团队有些束手无策。“用肥皂水擦拭设备表面,有冒泡就是漏气的地方。”在一位帮忙搬运设备的工人提议下,找到了断开的焊点。一帮平日里号称“技术大佬”的人纷纷自嘲,“高压之下,连一些生活常识都不具备了。”
 
  2016月6月20日,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全国首条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卷对卷石墨烯薄膜连续生产线建成。
 
  “英雄”苦于无用武之地“跨界”求生意外谋发展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卷对卷石墨烯薄膜连续生产线,主要运用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卷对卷石墨烯薄膜连续制造方法,可以实现幅宽300—600mm的石墨烯薄膜连续生产,设计年产能百万平方米,突破了石墨烯宏量制造的尺度极限。
 
  然而,这一“突破”并没有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结果。在我国,石墨烯企业遍地开花,在常州、无锡、青岛、深圳等地形成了产业集群。这其中,石墨烯膜因应用尚未大量打开,需求量有限,竞争分外激烈。“我们将石墨烯薄膜制备从‘神坛’上拉了下来,却发现需求远远没有爆发。”这一“迎头痛击”,让尹磊他们有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瑞丰特研发的生产线优势在于大批量规模化生产中,能实现低成本、低能耗;如果订单量达不到,生产线一旦运作就面临亏损。面对“两难”的窘境,团队决定,在等待市场爆发风口的同时,以应用创新为切入点推动传统行业升级,大幅提升传统产品性能,创造需求推进产业洗牌。
 
  “创新,不就是我们的‘老本行’吗?”首创石墨烯与精密光栅的“跨界”,成为团队个创新应用的尝试。此前,该团队的“精密反射式光栅的压印制造技术”,获得了2014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精密光栅是数控机床、IC 制造装备、空天观测装置、精密测量/分析仪器等装备的关键部件。尹磊介绍,在上,德国海德汉、英国雷尼绍、美国Micro—E、西班牙发格是精密光栅制造的四大巨头,国内一直不具备精密光栅的制造能力,只能用国外中低档玻璃光栅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现在,我们集成石墨烯图层,利用石墨烯超高热传特性和光吸收特性,提高光栅信号质量,实现了亚纳米分辨率、亚微米测量精度,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实现了进口替代。”尹磊透露,目前,石墨烯光栅已经服务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中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业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今年上半年,我们还与成都光电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其配套提供光栅系列仪器产品。”
 
  石墨烯光栅系列产品的开发,奠定了瑞丰特的行业地位,也顺利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从“纸”到“钱”,科研成果换来了真金白银,尹磊松了口气。“这个创业课题暂时可以阶段性结题,接受验收了。”
 
  3家新公司接连成立引质疑胸有成竹实现更多“从0到1”
 
  7月5日,瑞丰特与新加坡phaos签约,共同发起成立一家面向纳米科技产业(含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终端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新众信。这是瑞丰特今年投资注册的第3家公司,还包括主打石墨烯3D打印的中远新材,开发石墨烯导热膜下游应用的科瑞特。
 
  3家新公司接连注册,外界对瑞丰特众说纷纭。大的质疑在于:“一个行业新兵,有能力同时铺开这么多摊子吗?不怕‘烂尾’吗?”对此,尹磊胸有成竹,“我们的目的不是盲目地扩张,而是对下一步发展路径的确定。”
 
  据了解,新加坡Phaos科技有限公司由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洪明辉博士创办。“中新两国的科研合作将致力于纳米结构、纳米材料表征与感测、微纳尺度激光加工等制造领域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作为激光光学领域型人物,洪明辉对于与瑞丰特团队的合作充满信心。
 
  “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储备,是瑞丰特大的优势。”尹磊透露,针对当前石墨烯行业应用鱼龙混杂情况,团队对外发布了两款石墨烯及其周边检测设备:纳米显微镜和R—Sense拉曼光谱仪。
 
  据介绍,纳米显微镜采用新一代光学成像技术,实现优于100纳米分辨率的实时非接触式测量,在电子显微镜市场具有巨大潜力。R—Sense拉曼光谱仪具有高检测敏感度,区别于市场上大体积的同类仪器,仅A4纸大,便携式设计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材料做表征检测,鉴别石墨烯产品,实现去伪存真。
 
  两年时间,从“学术派”到“创业派”,尹磊和他的团队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从走下封闭式研究的高冷“神坛”,到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生动注脚。尹磊认为,石墨烯产业化大幕拉开,以石墨烯新材料应用创新推动传统行业升级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我们一方面要提升内功,为未来石墨烯膜爆发式增长储备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研发,实现更多石墨烯跨界运用成果。”
 
  目前,瑞丰特正牵头启动石墨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心将围绕协同企业重大制造难题,协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发、成果共享,实现石墨烯产业的创新突破。“这个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将是实现更多‘从0到1’的地方。”尹磊说。
 
  (原标题:瑞丰特科技:从“钱变纸”到“纸变钱”)

上一篇:环球机械:技术打造销售优势 智能装备加工

下一篇:宝鸡机床集团上半年完成产值12.16亿元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