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杆司令”胡福文创新人才培养锋抵“钱学森之问”
- 2017-07-14 11:28:524875
【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普通平凡,勤奋敬业,勇于担当,把先锋模范的荣耀镂刻于履职尽责的岗位上。也许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七一”之际,记者来到这些基层党员的身边,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2017年6月底,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胡福文分享的六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专家好评。5年前,胡福文接手该校陷入停滞状态的小小实验室,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他把小事当大事来干,以实验室开放作为大学教学改革突破口,一“马”当先,以赛促学,带领学生动手做机器人、3D打印机等创新产品,屡屡获得大奖。
胡福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带出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还摸索出一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他提出“教、学、做、用、研、创”六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赋予师生角色新的内涵,改革锋芒直抵“钱学森之问”的核心,初步达到了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相长的目的。
2017年6月底,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胡福文分享的六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专家好评。图为胡福文指导学生们创新设计的书法机器人。北方工业大学供图
光杆司令一“马”当先以赛促教带动学生
“我们这个实验室,这5年来,就我一个指导老师。”7月初,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胡福文博士跟记者一见面,就自我解嘲为“光杆司令”——他一个人带着一帮大学生一起在这个实验室忙忙碌碌,总算是弄出了一点“响动”……
记者跟着胡福文走进这个实验室,就像进入了工厂车间里的感觉,因为屋子里堆满了各种工具设备。胡福文介绍说,从做匹“马”开始,到做各种机器人、做各种3D打印机等等,这些创新成果产品将这个600多平米的实验室堆得满满的……
这个实验室现在是北方工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中心。5年前,胡福文刚接手时,实验室运转陷入停滞,设备闲置已久,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锈迹斑斑。这是典型的“三无”实验室:没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没有相关的经费支持,也没有学生来实践。
胡福文逐一将实验室所有设备恢复到运行状态,并整理出能够开放的实验。他还自己培养团队,把当时勤工助学的李永欣同学转化成名队员,后来又通过创新实践项目逐渐吸收更多同学加入实验室。
2014年,胡福文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这是他带领学生团队次参加创新竞赛。2014年是农历马年,他们计划做一个仿生机械马,从创意、设计到组建零部件,胡福文手把手地教,学生们也边学边做。
半年之后,机械马被整“活”了。胡福文介绍说,这匹机械马它不仅能跑,能抬头,能摆尾,在巧妙的机构驱动下,还可以自动推送出“马上有女友”“马上考研成功”“马上有工作”等系列趣味祝福。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激烈角逐中,这项作品终荣获北京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胡福文带领的学生创新团队,不但从中找到了乐趣,而且获得了成就感。
“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我们时刻准备面对各种问题。因为问题是进步的契机,难题是创新的空间。”胡福文回忆说,有一年,他带领学生们准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时,他们设计了一套伺服随动控制系统。结果意外出现了,这套系统在赛前一周调试时,电机突然无法正常转动。
眼看着就要比赛,这套系统的核心部件在节骨眼上居然“罢工”了,胡福文为此心急如焚。他耐住性子把厚达一米多厚的技术手册逐一打印出来,逐页细心研读,寻找其原因;学生们也反复确认参数,挨个检查接线,重新焊接线路,并请校外工程师现场指导。
尽管大家聚在一起查找原因,试图修复电机,而电机还是纹丝不动。这下可愁坏了胡福文和他的学生们,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胡福文坚持带领学生们一起逐一排查,终于发现原来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参数设置有误。于是,他们在发现问题后,兴奋地迅速解决问题,电机立即“嗡嗡”地转动起来,大家欢呼雀跃……后来,这伺服随动控制系统终获得了全国三等奖。
2017年6月底,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胡福文分享的六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专家好评。图为胡福文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们开展创新实践。北方工业大学供图
带出一支队伍摸索一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和学生们接触过程中,胡福文发现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创新人才比例严重偏低、知识结构固化,胡福文决定以小博大,以开放实验室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开始了“啃硬骨头”。
“实验室开放这种事,很多人不愿意做、不屑于做,没有动力做;而我有初心和愿力,于是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胡福文回忆说,当时,他从手把手教学生编程控制机器人、教他们开机床加工零件,逐渐帮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就是这样从零开始、积小成巨、久久为功,历时5年到今天,他初步建成了一支跨学院、跨专业、跨层次、有梦想、有活力、涵盖北方工业大学1至4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团队。
“原来冷冷清清的实验室,如今充满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胡福文向记者介绍说,这支团队从羽毛球机器人、绿色消毒机器人、智能装配机器人,到大尺寸并联臂3D打印机;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到电气自动化大赛,他们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创新实践活动。
这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创新团队,在胡福文的指导和带领下,不问寒暑忙钻研,通宵达旦搞创造。他们虽然已经记不清克服了多少困难、解决了多少技术难题,但是在全国的科技创新竞赛赛场上,留下了他们拼搏的身影和收获的笑脸。
据记者了解,2012年12月,胡福文带领的学生创新团队荣获北京市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2014年7月,他们荣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二等奖;2015年6月,他们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二等奖;2015年7月,他们荣获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016年5月,他们荣获首都高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2016年10月,他们又有2项创新成果经过遴选参加了第11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迄今为止,在胡福文指导下,这间“创新工厂”5年来已诞生了30余项创新作品。胡福文带领的这支团队累计荣获、省部级科技创新竞赛奖励40多项,申请20多项,发表论文20多篇。
令人欣慰的是,胡福文指导的这个实验室的人才培养效果十分显著,有一批学生先后保送至北大、清华、中科院等重点高校读研。他们当中有成功保送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宋祥祥和罗琳,有开始参与我国某新型火箭研制合作项目的刘宴诚和程佳剑,有拿到3所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出国深造的杨烨,还有在实验室实现“三观重塑”、拿奖拿到手软、保送中科院研究生的张帅,还有勤奋踏实、精益求精、积极上进的苗绍磊、李俊朋、闫东东、姜鑫、李立、王伟等。
尤其是北方工业大学还有一位专升本的学生,他选修了胡福文的课程《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实践》,毕业设计也跟着胡福文设计开发搬运机器人。如今毕业刚工作一年,他已跳槽至一家机器人公司,月薪上万元。
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胡福文提出了“教、学、做、用、研、创”六位一体、无缝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打破6者彼此之间的内容界限和形式壁垒,让它们不再壁垒森严、不再相互冲突、不再彼此相轻,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
2016年6月26日,在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面对全国同行,胡福文分享了自己探索实践的“教、学、做、用、研、创”六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与会专家们一致好评。
师生转变角色教学相长共探“钱学森之问”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历经苦干实干和开拓创新,胡福文给工程创新教育供给侧改革交出了一份充满创新和改革精神的答卷。胡福文还在实践中总结提出要革新观念,培育全新的“教与学”关系,将教师视为“学习顾问”和“创新顾问”,将学生视为“未来创客”和“创新主角”。
据报道,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探望住在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病房中的钱学森,谈了未来15年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后,钱老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个“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然而,胡福文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已经将改革锋芒直抵“钱学森之问”的核心难题,即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创业型或创新型工程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做项目或创新作品为依托,一体化开展并螺旋式推进“教、学、做、用、研、创”活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
实质上,胡福文总结的这一教学模式赋予高校师生角色新内涵,正在孕育并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育人体系。这就是培育全新的“教与学”关系,将教师的角色定义为有经验的学习者、“学习顾问”和“创新顾问”,让学生成为驱动创新的“实践主角”和“创新主角”。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体制诞生至今不过百余年,模拟的是大工业生产体系:统一的入学年龄、统一的上课时间、统一的学制安排、标准化的教学内容、标准化的教学方式、标准化的考试评估,目的是为了向大工业体系输出标准化的劳动力。
“科技革命改变教育内容,信息革命改变教学模式,产业革命改变专业形态。当今时代处于人类历史上具变革性的重大节点上,我们要有危机感,要有使命感,要立足本职,与时俱进,识变、应变、求变,有所作为。”胡福文解释说,实践证明,要破解“钱学森之问”,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受教育的大学生,都要一起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
根据一份报告的预测,到2030年,教学将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教师是一个混合型职业,他们会成为“教师创业者”,具备创造力、教学变革能力和领导力。他们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学,一部分时间担当学生的指导专家、教师教育者、社会组织者、学习设计师、政策研究者以及教师网络中的虚拟导师等。
如今,大学生学习的途径和设备越来越丰富,他们的学习方式正在走出教室,变得越来越“社会化”。而胡福文根据自己多年寻求校外资源、进行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提出大学教师角色转变,还应具备一种“资源力”——将不隶属于学校的资源,动员组织起来为学校教学服务。作为一名普通大学教师,胡福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把职业当作创业干,不经意间走上了从“教育工作者”到“教师创业者”的转型升级道路。
2017年6月底,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胡福文分享的六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专家好评。图为胡福文在学校抱着一堆资料去实验室。
2017年6月底,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胡福文分享的六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专家好评。图为胡福文指导学生们创新设计的无人机。北方工业大学供图
(原标题:“光杆司令”胡福文创新人才培养锋抵“钱学森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