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现代科技学院多项措施培育“大工匠”
- 2017-05-19 09:09:557469
【机床商务网 地区风采】今年3月18日至19日,在由教育部主办的A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山西赛区)中,坐落于孝义市胜溪湖畔的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代表队制作的无碳小车在“S”型赛道避障行驶竞赛、“8”型赛道越障竞赛、电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等项目中,一举夺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二项的优异成绩,并将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学院充分发挥太原理工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依托实验实训中心,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带队教授郝兴明十分感慨。
“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学院充分发挥太原理工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依托实验实训中心,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带队教授郝兴明十分感慨。
上万平的“实训工厂”——“工匠精神”从实训环节破题
5月15日,走进坐落于孝义市胜溪湖畔的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上万平米的实验实训中心包括3800平米金工实训楼和7800平米的实验楼,一层车间内数控机床、铣床,普通车床、铣床等同时开动,砂轮钻头随着指令跃动飞走,不起眼的原料经过车、钳、洗、磨等多道工序,在“蓝领”们的精心打造下,变身为可用之材……每天,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实训工厂”的课程都排得满满当当,每一间教室都上演着这热火朝天的一幕。
“今天金属工艺实训的学生4个班139名,来自15级机械专业。”实验实训中心主任郭岳介绍,实验实训中心集金工实训基地与基础实验室于一体:金工实训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投资2000余万元,配置有普车加工区、现代加工区、铣刨磨加工区、热加工区、钳工加工区5个加工区和电工实训室、配套工程与设备实训室2个实训室,配套有数控机床、数控铣床、普通车床、普通铣床、线切割、钳工等设备,可进行机械加工等基础训练;实验楼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配置有五类基础实验室,即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电工实验室、力学实验室、体育实验室等33个实验室,可进行物理、化学、电工、力学实验。
“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就是教学改革的导向,实践是理论的延伸,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原理,还要让大家从‘知道了’向‘会做了’转化。”该校党委副书记吉育峰介绍,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作为以“211工程”太原理工大学为母体举办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学历教育,近年来从实训环节破题,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科研创新为目标,开设有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七个学科门类38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专业在太原理工大学有硕士点支撑,13个专业有博士点支撑,电气、土木、建筑、机械等达半数专业是山西省品牌专业,大程度的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现有在校生12000多人,享受和“211”高校学生同样的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大国工匠,在精细。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作为“工匠精神”的继承者,精到毫米,细至严苛才称得上合格标准。依托实验实训中心,学院重点增加了实践类教学的比重,以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发展、激励学生自信为本,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出台新的评价机制上下功夫,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山西赛区竞赛中,无碳小车在“S”型赛道避障行驶竞赛、“8”型赛道越障竞赛、电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等项目中,成功夺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二项就是有力的佐证。不仅如此,其他各类竞赛证实了学生的实力,仅2016年该院学子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团队共有121支553人,在大学生金相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类、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中,多次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受到省级以上奖励128人次。其中,有四个团队冲进了全国总决赛,“普康莱科技”团队获第六届“三创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初声”团队获第二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铜奖,“淘学”团队入围第九届网络商务创新大赛,“有客”团队获第二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三等奖。由于学生们基础厚实,操纵能力强,就业前景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
资深的“好教授团队”——“内涵式发展”以配强师资为基
4月16日,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首届“机器人制作技术基础课”开班,华北金工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山西金工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现代科技学院金工教研室主任郝兴明教授为百余名学生讲授了精彩的课。
“没有理论世界走不远,没有实践世界走不动。”郝兴明教授以此为座右铭,长年在该院上课培训,为该院“好教授团队”主力,同时还是教学团队主要成员,编著出版有十二五规划金属工艺学教材、工程训练教材、机械类专业英语教材等,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金属工艺学精品课程奖、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比赛一等奖、现代科技学院教师等荣誉。
工匠精神,精雕细琢;十年磨砺,挥斥方遒。同时,该院还拥有一批技艺的资深专业技师,为学生做实践导师。在“实训工厂”课堂上,63岁的钳工、车工、铣工师傅苏维平为他的学生们拿出了一个“铁判官”,“这个标准模具就是产品合格与否的量度,正负超过0.2毫米、不能通过模具的产品,就要被判定为不合格。”
“工艺中刀具的选择、进给量的设置、机床主轴转速,包括加工顺序的选择等,都要靠平时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来决断。”63岁的车工赵建宏和62岁的铣工陈彩荣对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深有体会。车间所有的普通车床、铣床、数控车床,他们都能熟练操作,指导学生团队制作的无碳小车等获得各类大奖。
专业实践的深化,不仅打牢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激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滑翔飞机、创意水车、无碳小车……陈列室整齐列队的宝贝,都是由学生创新团队自主设计、独立制作的。
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该校实验实训中心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同时由工程师、“双师型”教师、技师及各类人才共计46人组成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负责全程指导。实验室里开展的实验不限于书本,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假设和求证。
崔璐是该校材料化学专业大二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她的课余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里。从“梦想家”,到学会使用各种仪器进行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或复合材料的一系列实验和实践,让她对专业知识的应用由表及里,在金工实习中,她还学会了做锤子。通过实践带动创新,不仅学生的知识学活了,学科专业建设也取得了新突破。
紧密联系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是该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又一“密码”。“今年,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们主动调整专业方向,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太原轨道交通发展人才短缺的现状,学院积极申报并获批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自动化与控制等四个专业方向,并与石家庄铁道大学开展相关专业合作项目,提升专业水平,力争通过专业方向的及时调整,确保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现代科技学院院长袁群芳介绍,在“2+2”的整体构架下,我们不断充实硬件、软件、校企合作、专业方向四个支撑条件,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今年我们还将探索“订单”模式和“3+1”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实现人才的定制。
专业技术好、创新能力强,毕业生自然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千里马”。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远超全国同等院校水平。在4月份举行的毕业生春季双选会上,235家企业慕名前来招贤纳士,提供5832个岗位,需求岗位基本全部涵盖毕业生所学的34个专业,为该校各专业2914名应届毕业生及同类院校4000人次提供对口就业方向。
(原标题:太原理工大现代科技学院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