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的年轻人们 你们去哪儿了?
- 2017-05-16 09:07:049373
【机床商务网 本网原创】曾几何时,工人阶级是一个无比光荣的词汇。那时候的年轻人,除了参军大的理想就是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在父辈的口中,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热情如火的年代。这个成立不久刚进入青春期的共和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战略,正带着它的人民一路狂奔,勇往直前,尽管物质很贫乏,但所有人都散发着无比充沛的生命力,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疲惫,望不见沮丧。那时,在所有的工厂的下班时刻,都会看到许多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庞,洋溢着微笑三五成群走出厂房。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宣布这个崭新的国家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预示着一个属于工人阶级的时代正在来临。
经过在抗美援朝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7年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营企业是不允许存在的,且社会物质的贫乏和国家的统购统销,使得所有工厂都不必担心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差等等的问题。那时候能进入一个工厂,成为一个光荣的社会主义工人,就等于永不失业。而且,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生态系统,进入了这个系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工厂分配的医院、学校、住房等等的一切生活的保障。所以,除了“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信仰感召之外,工人阶级优厚的福利条件也吸引着广大的年轻人的加入。
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原来的国企或改革转型、或倒闭破产,而工厂里也“门前冷落车马稀”,一片萧条的景象。
不光是国营大厂,很多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这样的情景,市场环境不好、留不住年轻人,而数控机床和制造业智能化的趋势,使得企业又急需受过更专业教育的年轻人才。
而与之相对的情形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争先恐后”地“逃离”机械制造的行业。这是为什么呢?
一位网名为“丹特莉安的书架”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今日头条”上留言:“我大学学专业是机械制造,具体的实操内容就是用数控车床加相对简单的零件。去年毕业前夕,我在学校招聘会上相中了一家比较不错的公司。当时,招聘我的那个主任信誓旦旦的对我说可以每周单休、实习期月薪3000元且不强制加班,过了实习期计件工资基本上就是五、六千,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我去上班了。没想到当初面试的时候我说我想去数控车床或者加工中心的操作岗位,结果把我分到了和机械加工毫不相关的岗位/然后又说实习工资一个月1800元钱,说好的3000呢?!好吧,1800就1800,总比没有强。刚入职的前几天还好,正常上下班早八晚五,还没到一个周,车间班长就开始各种暗示让我“主动加班”,不但每次我要下早班的时候就开始摆各种苦瓜脸,还给我安排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活。然后慢慢地就开始有各种理由的周末加班有时候连上两三个周都没有假期,好吧,这样我也就忍了,但是加这么多班加班费应该给一些吧,结果发工资的时候,我一个月天天加班到晚上六点半,一个月就休息了两天,工资才给我发了2400块,心都冷了,从那个时候起我越来越不想干了。回忆起当初在学校上课,自己认认真真做出来一个工件被老师称赞,甚至还参加了学校的比赛;自己用制图软件画出来的图也经常被老师搬上课堂,那时候对机械加工行业真的是充满了无限的憧憬。毕业后,自己也不太在乎工资太低,本着学习的态度在工厂工作,加工各种各样的零件多有意思,然而我发现从我踏进那个公司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是错误的。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已经对机械加工失望,目前我打算去咖啡厅找份工作,就算打杂我也乐意!”
作为经济大发展而带来的物质大丰富的环境下长大的代年轻人,很多“90后”做事更多的是基于兴趣和理想主义,他们更独立也更不惧。他们一但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追求的意义无法实现,他就会对所从事的工作立刻失去兴趣,而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让他对于失业不再恐惧。
由于机械制造行业这几年来的持续低迷,导致刚入行的新人不太可能会得到自己所理想的薪资,而企业对于新人技能的不信任又导致了其不可能轻易得到自己所理想的工作岗位。于是乎,一大部分怀抱着工业理想的年轻人就这么黯然离开了。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吃不了苦、眼高收低,对于这样的观点,小编表示反对。其实新一代年轻人,需要的更大程度上是空间和信任。例如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火箭发射现场,我们很难像以前一样一眼望去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而更多的,是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庞。而年轻人反对加班,并不是吃不了苦,恰恰是对中国整个行业陋习的一种反抗和挑战。《劳动法》作为一种法律规定而存在,是给人遵守和劳动生产方式以规范的。而我们的国家长久以来就以集体来强迫个人,宣扬劳动光荣、树立艰苦工作的工人典范,以所谓“道德”来迫使个体屈服,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剥削呢?
除此之外,有位网友的回答让人捧腹之余又略感心酸:“从学校毕业后就去了厂区实习,做机械加工三年时间,去年还是受不了辞职了。原因?太累了,调休、双休永远是梦想,天天加班,没日没夜。向领导请假还要想各种理由,而永远只有一种理由他无法拒绝:去约会。领导也懂,模具厂找个女朋友太难了。”二十几岁的大好时光,谁不想要美好的爱情呢?
除了理想和爱情之外,待遇低和工作环境的恶劣,也导致了年轻人越来越远离机械行业。
有些观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这样说是没道理的。吃苦耐劳其实没什么难的,可怕的是在这个行业年复一年吃苦耐劳而看不到希望。
时代毕竟不一样了,以前的计划经济的年月里,工人也许工资不高,但是高福利的体系足够让一家人过得很好,而且在当时那种僵化的社会环境里,年轻人做工人已是上上之选。
然而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彻底解放了生产力,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人们不再只有单一的选择,人们可以根据他的能力和兴趣做自己想做的几乎任何事情。而与此同时,很多企业自负盈亏之后,原来那种高福利的生活体系也不再存在了,房子、车子,以及后代的教育,一切的一切,现在的年轻人全都需要去面对。所以,行业工资的低下,导致了大多数人才的流失。
后,也是为从业者所诟病的就是,国内的机床工作环境,实在太差了!网友“风铃149109710”说:“前年毕业到长沙一家国企实习,修液压机换模具,那叫一个脏,下班后的工作服都沾了全是料全是油,黑黑的,洗都洗不掉。刚开始有3000块钱一个月,刚毕业要求不高工资还可以,过了三个月工资加到3500块,感觉不值得,原因是工作环境太脏了,干了一年不到就不干了。”
大多数人对机床作业的印象都来自于网络上流传的德国机床加工视频,殊不知国内的机床行业还远远还没达到这样的水平。机床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太低,加之加工环境的恶劣,使很多年轻人在刚入行初期就无法忍受,黯然离场。
有人说,工匠不是靠培养的,而是靠传承的,我国已经脱档几代人了。为什么机床行业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一起探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