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〇数控车工黄涛:打造“丝”级精度深度片
- 2017-04-19 09:00:183715
【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深度片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某水下重点型号项目上的一个核心重要零件,仅指甲盖大小,一张纸厚薄。它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误差范围以“丝”级计算,即0.01毫米。
就是这肉眼无法识别、常规仪器也“束手无策”的误差精度,数控车工黄涛却凭着一对“火眼”、一双巧手练就了一身绝活:经他手动加工的零件,误差精度达到0.1丝,不及一根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
“军工产品加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须慎之又慎。”25载,近万个日夜,黄涛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让一个又一个的制造,为中国海防事业驶入“深蓝”注入了坚实力量。
他是成功加工军用深度片的人
在七一〇所海山科技产业园现代化加工车间里,46岁的黄涛守着他的“新伙计”——一台德国进口的数控激光切割机,正在熟练地加工一批新产品。
能够以炉火纯青的技能操作这台复杂设备的,全所唯有他一人。
“这样高精尖的设备只有交到‘黄老邪’手里,我们才放心。”一位负责质量监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他口中的“黄老邪”就是黄涛。和隐而不发、特立独行的“武林高手”一样,黄涛爱学习、善琢磨,总是用身上一股不信邪的劲儿,与技术攻坚遇到的疑难杂症“死磕到底”,故有了外号“黄老邪”。
认识“黄老邪”的人都知道,凡经他加工出来的零件,等同于打上了“”的隐形标签。
就是这样一位明明可以靠“绝活”取胜、多劳多得的人,偏偏喜欢挑战各类技术难题。
对此,有朋友不理解:放着简单来钱快的批量加工不做,却花时间去啃那些费时费力的老大难,太死心眼儿了。
黄涛却不以为然:“如果总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还怎么进步呢?再说了,这些难干的活总得有人去做吧?干军工不能挑肥拣瘦。”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就是这股韧劲,让黄涛数十年如一日追求职业技能的,成为匠师良才。
他身怀绝技,却将“武功秘籍”公之于众
2009年,首批深度片试制加工任务启动,要求加工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0.3丝。不少人傻了眼:简直就是沙上雕花,谈何容易?
“一个小零件还能难倒大活人!”黄涛主动请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试生产。
没有经验可借鉴,那就让自己成为经验。要在厚1.5毫米、指甲片大小的深度片上车出0.2毫米的环形凹槽,这对工人的操作水平是极大的考验。这个照着“万工显”都难以察觉的细微公差,在经历数百次的反复试验后,终被黄涛稳稳掌握在容错范围内,精度误差只有0.1丝。
还没来得及接受赞誉,黄涛又开始了思索:深度片加工如此复杂,费时费力,如能有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就好了。
经过反复摸索,他想出了个聪明的“笨”办法:将车床刀具固定在底座上,避免了拆卸刀具时造成的误差,并记下机床电脑上的数字用于定位,巧妙解决了这一难题。
就在所有人觉得“黄老邪”可凭一手绝活笑傲“江湖”时,他却将确保加工精度的技巧、诀窍和要领编写成详细方案,在全厂推广。
有人笑他傻:哪有高手将“武功秘籍”公之于众?他摆摆手:“一个人会不算本事,大家都会了,生产水平和质量也就有保障了。”
他25年加工20多万个零件,一次交付合格率达100%
揽着一手绝活,为人踏实靠谱,这样的黄涛,于国,是重器;于家,是栋梁;于人,是楷模。
他告诉记者,每当他看到电视节目中播放有关军事演习、海防军备的节目时,心中都会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别人看到的也许只是一艘威武的军舰,一发威猛的炮弹。但我知道那上面有我精心加工的零件。”描述这些的时候,黄涛眼里闪着光芒:“看到自己的‘作品’用于强大海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那份荣誉感和自豪感,是其它东西取代不了的。”
守初心,存戒心,付诚心,得本心。25年来,他加工了20多万个零件,一次交付合格率达100%。
海防使命,国之担当。黄涛用2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位军工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原标题:七一〇数控车工黄涛 打造“丝”级精度深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