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新版图显现 智能制造奏响“大合唱”
- 2017-03-01 08:57:307313
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国内制造业受制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国内外机遇和挑战叠加,为地方制造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创新驱动已成为各地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钥匙”。
中国制造2025,吹响了中国“制造”向“智造”升级的进军号角,发展智能制造已呈如火如荼之势。
热议 “智能制造”成地方两会新热词
在今年的全国各地,尤其是一线城市如上海等地,重新提出重视制造业发展的课题,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新风向。“智能制造”进入地方两会热词榜,同时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
安徽提出在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燃气轮机、智能机器人、语音等重点领域聚焦发力。
江西提出全年推广智能机械1000台(套),培育4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广西则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力争先进制造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
湖北提出重点抓好50家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集成电路产业受到湖北、安徽等多地重视,例如,湖北提出重点抓好国家存储基地等项目建设。
除了上述对智能制造的着重论述,各地方的“十三五”规划也陆续发布:《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十三五”发展规划》 、《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装备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10个支撑子规划、《重庆:“十三五”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等。
从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十三五”规划来看,智能制造将成为我国制造业新的突破口。
聚力 支撑智能制造发展
就像幼苗离不开阳光、水源、土壤和肥料,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规划、政策、人才、技术等的支撑。作为提振实体经济的突破口,智能制造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关注,短短两年,一系列相关政策就陆续出台。
2015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其中智能制造被确定为主攻方向。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去年年初国务院又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中国制造的标准化、智能化升级,力倡“工匠精神”。
去年年底,在世界智能制造合作高峰论坛上,工信部再次提出《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该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简单说来即:步,取得产业智能转型的明显进展;第二步,基本建立智能制造支撑体系。
升级 让“智能”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领域
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国都在制订智能制造的相关政策,将智能制造作为产业变革和发展的方向。
此前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16)筛选出22个样本国家进行对比,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是智能制造发展的第二梯队,仅位于美国、日本等“型”国家之后。
虽然中国在该排名中位列第六,但在智能制造的发展环境、要素支撑、发展基础和制造业智能化应用水平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非均衡”特征,政、产、学、用、资的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这些客观现实,在智能制造强劲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国需要走出自己的路,中国企业要加快智能转型,研发核心科技,提升中国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格力开创中国智能制造时代
在这一轮的全国智能制造大布局年,地方政府和企业将怎么走,或是中国经济转型重要的一个命题。作为中国制造的先进代表,格力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掌握核心科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未雨绸缪,早在中国版本的“工业4.0”战略正式提出之前,格力就已经全面迈入智能制造和智能化领域。自2003年格力便开始引入自动化理念,目前也在全力加快智能制造产业的布局,大力向智能制造、装备制造转型升级。
格力有着国内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其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精密模具等新业务,都已经形成了蓬蓬勃勃的新军团。近年格力电器以智能制造定位未来,大力向智能制造、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如今,工业核心零部件、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精密加工服务也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发展“新生军”,努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的案例。
董明珠表示:“当下中国的产能落后,供给侧的改革不能只是一句口号,也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要从根本上来解决,那怎么办?首先是中国要拥有自己的模具技术和产品,其次是一系列生产所需要的技术保证,我希望把它扩大化,来共同推动智能制造的工业化进程。”
今年格力将加快智能装备和模具的市场拓展,让智能制造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更加的品牌,助推中国工业升级,并逐步走向,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制造2025”。
格力,正在开创一个属于中国的智能制造新时代。
(原标题:中国制造业新版图:智能制造奏响“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