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家具借助先进五轴加工中心提效生产 老企业焕发新生机
- 2017-02-23 11:19:126715
提到天坛家具,每一个老北京人都不会陌生,父母那辈结婚时的“大三样”,其中可能就有一件天坛家具生产的大衣柜。而今,天坛家具已走过60年的时光,在2016年,为了响应疏解首都功能的号召,天坛家具整体生产车间从西三旗搬到了大厂金隅工业园区。
借着搬离老厂房,天坛家具除了将传统老手艺带到大厂外,还带来了新的技术。世界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全部使用环保水性漆的机器人喷涂线、太阳能、生物质复合燃料为新厂房提供能量……在河北大厂,一条现代化的全绿色家具生产链已经打造完成。
老师傅:传统手艺做支撑 站好“后一班岗”
1983年就入厂的张秋文,可以算得上目前天坛家具厂老的一批员工了。“天坛家具厂的前身是北郊木材厂,我是那里的木工,一干就干了30年。”如今张师傅已是满头白发,但是提到和天坛家具厂的缘分,他仍像孩子一样兴奋。
记者了解到,早在在1956年时,北京市有东城区木器一、二、三、四厂——这便是天坛家具初始的雏形。而张秋文的父亲,就在木器厂做木工。随后,东城区木器厂又与电锯厂合并,组成北京市北郊木材厂。16岁时,张秋文就被送到北郊木材厂当小学徒,学习父亲的老手艺——木工,算是子承父业。
1988年,北郊木材厂正式更名为天坛家具厂。“我父亲那时候是八级木工,在木工行业里算是很高的级别,经常给制作家具。”对于父亲,张师傅现在提起来仍不乏崇拜。如今天坛家具厂从西三旗搬到的大厂,割舍不下对厂子的感情,张师傅每天都要花两个半小时,往返于北京和廊坊。
在新厂区,张师傅主要负责管理刀具,即厂房内生产线上切割木材的各个机器刀口的打磨,“一个是因为从木工转刀工比较好转,另一个是因为目前家具厂的各个生产线大多都是机器生产,而刀工这个工种仍然需要纯手工打磨,还是需要点手艺活的。”
记者跟随张师傅来到他的工作区域,这个小小的工作间瞬间让人穿越回了50年代: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型号的刀口工具,空地上摆了六七台老型磨刀器……“这些都是我的祖师爷留下的,我都不知道它们用了到底有多少年了。”张师傅笑着说。
记者看到,磨刀器使用的是传统的电机发动机,张师傅通过挑选出大大小小不同的磨刀石组合,便可以磨出不一样弧度的刀具。这些“W”“C”“L”等各种形状的刀具,经过张师傅的手,可以打磨成如新的一般锋利,然后安装到各个生产线的机器上,通过机器的极速运转,切割出不用形状的木材。
在采访过程中,不时有车间的年轻人来到张师傅的工作室,取走已经打磨好的刀具,回去安装在他们负责生产线的机器上。“我现在年纪大了,也学不了年轻人的高科技,只能靠着自己的老手艺,站好这后一班岗,把机器上精细的零件打磨好,让生产线发挥大的功效。”张师傅说。
新厂房:全自动化生产线 让家具制作更环保
“来看看我们新厂房,这几年天坛家具发展得太快,我都已经跟不上了。”工作之余,张师傅带着记者走出他的工作间,参观起新厂房。如果说张师傅的工作间像50年代的老厂房,那么这个15万平方米的敞亮厂房,作为天坛家具新的生产线所在地,更像是外企的现代化大厂房。
虽说是家具的制造地,但是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大厂园区与其他家具厂有点儿不同。以往家具厂容易产生污染的喷涂油漆环节,在这里换成了全国首条双机器人喷涂线。这条全长76米的生产线因由两台机械人手臂同时作业而得名,可以喷涂3米×1.6米大小的家具板材。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块刚被打磨完毕的家具板材随着传送带被推送到机器面前,经过3D扫描后,设备自动生成喷涂技术数据;然后,在全封闭的玻璃空间内,两条机械手臂自动的前后左右移动。约三分钟后,一块焕然一新的板材便出现了。
“以前给家具喷漆时,普遍采用的还是PU漆,这种涂料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挥发物,对人体健康伤害严重。因此,当时的喷漆车间,工人们都戴着防毒面罩进行喷涂。一到夏天又闷又热,戴一会儿就憋得难受。”张师傅介绍。
不过在这里,记者几乎趴在喷涂线上,也闻不到一点油漆味。对此,天坛家具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坛家具新厂区全部使用水性漆,不仅更加环保而且没有气味,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内员工,都不再需要忍受漆料的刺鼻气味。此外,水性漆可以回收再利用,可减少约30%的油漆废料。
不仅如此,园区还特别设置了生物质复合能源站,当太阳不足或没有太阳时,由生物质复合燃料替代太阳能为厂区提供能源。而复合燃料的来源,则是生产中的下脚料——它们经过压缩干燥后,就变成了环保的生物质复合燃料。
上述负责人透露,经测算,生物质复合燃料能源站全年可以替代标准煤1万吨,减少碳粉尘排放724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1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356吨。
年轻人:数控新技术助力 继承工厂“老传统”
除了环保之外,新厂区令人“称奇”的,还是“五轴加工”中心,“比如说桌椅腿、沙发扶手这种异型木材,以往需要6台机器同时工作,费事费力,但现在,只需要放在五轴加工中心,15分钟就能做成。”张师傅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五轴加工中心更像是个机器人手臂,它能通过灵巧的“手腕”将木材的六个面打磨成想要的任何样子。而负责这台机器的,则是年仅23岁的赵康。赵康来到天坛家具不足一年,主要是负责搭建各种先进仪器的数据模型。
“我本身是学数字控制的,没想到还能用在传统家具制作上。”赵康告诉记者,五轴加工中心很像是“3D打印机”,“你只需要把异型木材建好数据模型,然后输入电脑,机器就会按照你的数据模型打磨出一模一样的木材。”
对于制作家具所需要的各种木材,按照赵康的速度,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个星期就可以建造出来。而对于赵康来说,难度大的则是需要从头开始,“以前师傅们都是用图纸画,我要把师傅画在纸上的木材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挪到’电脑上,都没有可参照数据,所以比较费劲。”
“一直以来,天坛家具都是需要‘技术’的,此前是我们这些老手艺人,但是未来更需要这些懂电脑技术、会编程的年轻人,才能将天坛家具未来之路走得更远。”张师傅感慨地说。
摄/记者 刘畅 (原标题:老手艺新技术 老天坛新出路)
摄/记者 刘畅 (原标题:老手艺新技术 老天坛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