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无人工厂是重点
- 2017-02-17 11:34:225227
2015年8月4日,我们从网上读到了这样一条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万人工厂”转型 “无人工厂”》。
让我们到现场去看看,人与工业机器人的这场战争:
在青浦工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晨兴希姆通”的二楼厂房,机器与人正在竞争上岗。左侧是6套机器人生产线,右侧是“工人排排站”的传统流水线。
在通讯主板检测线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摄像、耳麦、蓝牙、wifi、gps等模块都需要——接受“体检”。工人们沿着15条检测线一字排开,用定位钳、电工镊等工具,飞快地重复着程序化的统一动作。与他们并排的机器人线则是“三头六臂”,机械手像在圆台面上用公筷夹菜一样,将不同模块有节奏地载入不同检测系统。每套机器人自动执行16种测试,对应着16个人工。机器人的灵巧,,不知疲倦,吃苦耐劳,让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望尘莫及。这种竞争让人产生的联想是,人力黄包车与奔驰车的差距。机器人不但能“三班倒”,还能不开灯工作,一天安装几千块模板。
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不经意间,“中国制造”,已经开始了从万人工厂向无人工厂的转变。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生产线,每套外售价50万元,可替换“两班倒”的32个工人。国内手机通讯制造商纷纷定制,截至七月底,订单量已突破50套。年内,随着全厂“机器人大换人”,业内“无人工厂”将在沪诞生。
这件事意义重大。
如今上海非技术工人的用工成本已超过中国台湾,月薪已达到5000元。劳动密集型的“万人工厂”,“十万人工厂” ,因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利润比纸还薄,甚至零利润,转型为智能制造的“无人工厂”,“中国制造”已别无选择。
中国制造的人力成本优势已丧失殆尽
其实这件事情早已发生,那就是“中国制造”成本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已经不可延续。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制造”的好日子,将会成为一种悲伤的记忆。
也许,下面这条新闻,可以成为这件事有力的佐证:
2015年8月9日,中国各大财经网站都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出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国进出口7月“跳水”》。
2015年1-7月,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9.3%,下滑幅度大于一般贸易。一直以来,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纺织品服装是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传统强项”,但数据显示,这些原先的增长点,今年出口下滑严重。
“中国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制造”缩小至4%
关于这件事,让我们来看看国外的评论是怎样说的: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日前发布报告《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
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
BCG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压力,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水涨船高。这主要归咎于三个原因:
一是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从2004年的每小时薪酬4.35美元,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对于这件事,我们的评论是,从表面上看,中国工人工资的薪水提高的幅度很大,虽然高达187%,可中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有这么大的提高吗?可以肯定,中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幅度绝不会超过50%,实际值在40%左右,10年间,中国的物价涨幅抵消了中国工人工资提高的一多半。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即便如此,中国工人的生活水平还是有明显的提高。
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汇率的大幅升值,压缩了中国制造的利润空间。
三是能源成本,中国的电力消耗,从2004年的7美元/千瓦时,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千瓦时,而天然气成本则从5.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升到13.7美元/百万英热,涨幅138%。这个涨幅实在是太大了,“中国制造”真的难以消化。
那么,世界各国都同样地面临着同一问题吗?并非如此。
传统的西欧发达国家,原本已经高企的生产成本也在涨,比如瑞士、比利时、瑞典、法国等,但远没有中国的涨幅如此之大。英国和荷兰制造成本并没有多大波动。在亚洲,印度和越南还没有出现制造成本飙升的情况。
在25个经济体中,制造业竞争力上升突出的是美国和墨西哥。主要得益于持续的生产力提升、稳定的汇率和巨大的能源优势。相对廉价的物流成本,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中美两国的制造成本差距被缩小到了5%以内。
“中国制造”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18%
2014年11月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仅高于美国(8.5%)、是美国的2倍有余,还高于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
《报告》指出,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终成本的10%-15%,在发展中国家,各种低效现象导致物流成本显著增高,占成品成本的15%-25%,而对中国的制造商而言,物流成本可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
按2014年我国63.6万亿GDP测算,社会物流总费用高达11.4万亿元。如果通过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将这一比率哪怕只下降一个百分点,则每年可增加60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这些数字读来让人触目惊心。
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10万亿元,如果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能降至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那么,我国每年可节省物流成本约5万亿元。5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2014年中国的军费开支不过8082亿元,这笔钱够中国230万海陆空三军吃6年,还绰绰有余。
在物流成本中,公路收费占大头。在中国的物流中,公路收费所占的比重,几乎与燃油费用的比重相当,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中国会在降低中国制造的物流成本上作出努力吗?至少现在我们还看不到在这些事情上有什么希望,我们期待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中国制造”迁往美国
由于人力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不仅是中国的制造,包括中国低端制造业,在市场的竞争力都在下降。
2015年8月,一条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那就是,中国纱厂迁移至美国生产。透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纺织业的生态环境。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尔集团:科尔集团始创于1995年,至2014年底总资产38.5亿元,员工2000余人,是一家以纺织为主营业务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科尔集团是在美国建厂生产棉纱的中国纺织企业。自2013年以来,科尔集团纺织业务开始亏损,为此该集团开始筹划战略转型,转移生产线。目前集团国内纺织销售超20亿元,在美国东南部南卡罗来纳州购置土地1000余亩,建立科尔美国公司。今年2月,美国工厂投产后生产的批110吨纱线,经过近40天的长途海运,4月30日到达科尔集团位于杭州的国内总部。
这是件很有典型意义的事,科尔集团并不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这是一家中国的纺织企业,收购美国的棉花,在美国生产棉纱,然后再漂洋过海运回中国,在中国生产纺织品。你不觉得这里面有许多让人深思之处吗?
我们的个问题是,为什么科尔集团不愿意使用国产的棉花?中国的棉花产能过剩,严重集压。
这首先是因为国外棉花便宜。同等质量的棉花,国外的价格在9000元/吨,国内则要13000元/吨。国产棉花的价格竟比市场棉花的价格,高出40%,纺织企业承受得了吗?
中国在多年以来对棉花生产实行政府补贴,造成了棉花价格的大幅涨升,不仅如此,国内外价格倒挂的不仅仅是棉花,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大大的高于农产品的价格,这使得中国的农产品,已经没有了进军市场的可能。这种状况正常吗?
当中国的农业政策,变成单行道的时候,这种事情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科尔集团在美国工厂生产成本,每吨要比国内便宜3000-4000元,但若将工厂设在人力成本更便宜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一差价可达到4000-5000元。
那么美国的人工成本,真的比中国的人工成本,更低吗?
2015年,中国纺织企业的单个工人一年成本在5万元左右,但美国为20万元。
中国企业迁至美国并不是人力成本的问题。而从万里之外运回中国的棉纱,竟比中国本土生产的棉纱还便宜。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居然会逃到地球的那一面去生产,我们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认真地加以思考吗?
进口加工企业在撤离中国
由于“中国制造”成本的迅速攀升,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日前在印度签约。
2005年8月,富士康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建设电子设备制造厂。富士康还表示,有意在印度其他邦兴建制造工厂。富士康的客户包括“苹果”、“黑莓”、“小米”以及“亚马逊”等。
其实,在富士康之前,一些原本在中国从事制造业的中外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纷纷前去投资建厂。
致使他们做出如此决定的,是中国不断上升的制造业人工成本。印度和越南的人的月工资只有300到500元的人民币,我们中国工资水平在3000元到5000元,十倍的落差,我们还能留住他们吗?可我们能因此而下调中国工人的工资吗?这显然是不可以的。
而且今年,“苹果”将投入1亿美元,把部分电脑生产线迁回美国,这也将是10多年来“苹果”生产首度回归美国本土。
对于这件事,“苹果”CEO蒂姆·库克说,希望这次生产线的回迁能推动其它公司将工厂搬回美国。一直以来,像iPad、iPhone5还有其他行销的“苹果”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难怪美国人会说,“美国制造”挑战“中国制造”。而挑战“中国制造” 的不仅仅是“美国制造”。 还有“德国制造”,“法国制造”,“英国制造”和“日本制造”。
现在,人们已经看到一个又一个跨国公司在筹划将工厂搬离中国,而“苹果”的回迁显然具有示范意义。
中国制造:机器人大军来了
现在,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制造该如何重塑自己的竞争力?
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显然是不可能降低的,那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让我们接着读新闻,2015年8月7日,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机器换人”席卷珠三角 60台机器顶650个人》。机器人是不需要发工资的,有电就成。中国的电力生产过剩,我们的发电厂开工不足,我们希望用电量不断攀升,机器人可以一天24个小时地干活,它绝不会感到苦累,也绝不会拒绝加班。
2015年的夏天,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已经形成了一支机器人大军,进入“中国制造”。
让我们来看看东莞“无人工厂”。
在打磨车间里,60台机器手正日夜不停地打磨一个个手机中框结构件。它们被分成10条生产线,每条线只有3名工人负责看线和检查。(工人从蓝领变成了白领),从前完成这些工序需要650名工人。一台机器手可以替代6至8名工人,现在打磨车间还有60名工人,很快将减少到20人。
在广东佛山,大量的焊接机器人进入焊接生产线,焊接机器人的效率为人工的3倍,质量合格率也从80%提升到99.8%。
使用机器人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工厂焊接工序自动化改造效益如下:如果以纯人工方式生产,10名工人的一年的所有成本约为955万元。用机器人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每年的成本约为172.4万元,每年能节省780万元成本。两套设备可轻松完成年产30万件的焊接任务,设备的投入在1到2年内可收回成本。
人工成本可以因为使用了机器人而下降80%,这还是个小数字吗?
中国的机器人生产,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前途不可限量的中国新兴产业。
东莞目前从事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有200多家。
据深圳机器人协会统计,深圳工业机器人企业有190多家,服务型机器人有45家。珠三角仅深圳、东莞、佛山三地的机器人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就有近500家,产值总额近千亿元。
机器人会夺走人的工作岗位吗?
2015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一季度重要经济数据,其中有一点让人感到很新鲜,GDP的增速在下降,而就业率却在上升。这表明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互联网经济对中国就业贡献巨大。
互联网所创造的新的岗位,比失去的岗位多很多。
在数万家实体商店倒闭的同时,却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网店的诞生,并同时出现了数百万的快递大军。
麦肯锡研究院曾对480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每失去1个工作岗位,就会创造出2.6个新的工作机会。
到2025年,互联网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可减少1.3%-4.0%的用人需求,相当于1000万到3100万个岗位。却能创造出46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包括很多高技能职位。
读到这样的数据,你还会为机器人夺去了人们的工作岗位而担心吗?我们还会为用工成本大幅上升,企业不堪重负,而忧心忡忡吗?
这就是“互联网+” 为我们勾画的新经济版图。
其实,机器人只是在将工人的蓝领换成了白领,只是在将工人从繁重而低效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创造性的劳动中去。当然,这个过程不像说一句话那么简单。可这个过程一定会落地生根。
机器人大军的出现,将会使我们的8小时工作制,改成6小时工作制,让我们的每周休息两天,改成每周休息两天半。这不好吗?
无人工厂的出现,将会使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而这正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因为它能大幅度地提高中国人的“幸福指数”。GDP的增长与“幸福指数”的增长,并不是一回事。
GDP的增长可以慢一点,“幸福指数”的增长可以快一点,我们希望这个“拐点”来的更早一些。
中国经济的下一站,永远的,充满新的希望的下一站,一个又一个的下一站,将推动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向前。
(原标题:无人工厂:“中国制造”的下一站——重塑“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