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 蜕变成大师
- 2017-02-06 10:57:405270
【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的。汪清大师的称号也并非一日成就,其中付出的汗水比别人更是多上几倍。
身量不高,却短小精悍。穿着整齐的工装,戴着略显斯文的眼镜,透着一股钻研劲儿,却也不乏亲切感。刚刚年满45周岁的汪清,已扎根江淮乘用车维修一线22年。这位老江淮人,在江淮汽车乘用车公司提起来,几乎无人不晓。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带动一行。这是周围同事对汪清的评价,也是对于汪清大师称号的肯定。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199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汪清来到了江淮汽车。毕业于江苏大学的他,学习成绩优异,原本可以安排留校,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但在汪清看来,学校里的知识毕竟只停留于书本,只有真正到了整车厂方能将自己机械制造的专业知识付诸实践。于是,带着从事技术研发的梦想步入江淮,一扎根,就是22年。
在师傅的带领下,汪清开始投入工作之中,并且先后从事焊装和机电维修工作,但后真正让汪清找到落脚点的还是从事维修处理工作。
汪清向记者提及刚刚入行时的一件小事,正是这件小事坚定了汪清一步一步踏实做事的品格。
彼时汪清还是个大学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跟着师傅一起做设备检修。有师傅带,汪清只需要给师傅搭把手,配合师傅检修,然后完成设备的维修工作。在汪清看来,检修工作没有想像中那么难。但是,有一次汪清接到了设备突然出现问题的通知,自己的师傅手上刚好有别的维修任务,汪清只能自己一个人前往检修。这下才体会到了“技到用时方恨少”,几个小时过去了,汪清急得满头大汗也未能发现故障原因。汪清深知一台机器的故障会影响这条生产线停工,这台机器的故障无法解决,也必将对整条生产线造成重大影响。后,还是师傅及时赶来,半个小时完成了故障排查,并迅速完成了设备维修。
这件事对汪清的触动很大。刚刚从事这份工作时,汪清确实想当然地把工作想得简单,等到自己上手时,才知道实际操作的艰难。“解决问题简单,但找出问题才是关键。”汪清对自己说。也正是这件事,坚定了汪清把工作做好的信念。
这样的汪清,让同事提起他时,都会竖起大拇指,“汪大师连自动化生产线的机器人都能上手维修,全靠自己一点一点实验摸索,这份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来的!”可见汪清吃苦耐劳、工作能力强的形象已经深刻影响了周围的人。
提及同事的夸奖,汪清谦虚地表示:“虽然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维修设备都能上手,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的积累,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无到有嘛。”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的。汪清大师的称号也并非一日成就,其中付出的汗水比别人更是多上几倍。
大师传帮带 培养人才
身材虽然瘦小,但是汪清却在工作中产生巨大的爆发力。工作中解决了生产线的大量疑难问题,同时也通过带徒帮教等方式为公司培养了诸多后备人才。
人才流失在一线工人中实属常见,尤其是拥有高技能性和高水准的产业工人更难留住。江淮汽车在后备人才储备方面,也以诸多产业工人为中心,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以此培养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汪清大师工作室”就是其中的典型。
汪清谈到:“我在带徒弟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我带领他们学习了案例和理论知识,需要他们在休息时间自己操作,在操作的过程或者实际维修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其实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即使我从业了22年,也依然会有没有碰到过的新难题,我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
在这样的过程中,汪清和他的团队也不断地在维修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从上提升了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快速换模就是在汪清指导下,由他的徒弟们独立完成的发明改进。讲述时,汪清带着一脸的骄傲。汪清向记者解释道:“汽车整车的制造过程中,生产线上生产不同的部件,需要人工更换不同的模具,这个更换的过程时间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实时间还可以缩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汪清的徒弟)组成了个小团队,自己试验研究出了自动换模的电子设备,把时间节省为15分钟。”一个个小小的突破,代表的是学员们努力钻研的内心。
工作室成立6年来,学员均已成为各分厂设备维护的核心人员,有很大一部分已成长为技师、技师、机电工程师。
汽车产业工人,是汽车制造业中不变的主角。他们在一线承担着基础的岗位工作,工作辛苦,工作环境较差。留不住人,成为整车厂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站得住,站得久,成为产业工人培养的关键。
今天的汽车产业,越来越需要像汪清这样的产业工人,在自己的岗位站得住,站得牢,在自己的领域做成大师。这便是汽车产业所弘扬的匠心精神之所在。
(原标题:汪清:大师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