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制造业如何转型 蓝皮书正式发布
- 2013-07-20 23:52:086319
在经济低迷、竞争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中国装备制造业正面临着生死考验。新工业革命的爆发将很快遍及中国,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企业如今的生存之道就是转型,唯有转型才能挽救中国企业于水火之中,才能使中国装备制造业真正走向强大。中工联创装备制造业研究中心,正是基于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在经济低迷中通过转型升级获得新生的探讨,组织出版了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
2012年的《蓝皮书》在行业内造成了很大反响,2013年《蓝皮书》将于今年7月初出版发布。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是在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的产物。今年的蓝皮书总体延续了去年的结构和内容,并针对新一年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内容包括综论篇、专题篇、行业篇、案例篇、附录篇等。本书的出版将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意义十分重大。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先生、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先生、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董峰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李佐军先生、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范志民处长、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张孟经理、北京交通大学刘乾先生、中工联创装备制造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武在会上做了精彩的演讲。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在序言中认为:中国还不能称之为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经营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受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不可持续发展等系列问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急需“由大变强”。
中工联创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主任隆学武指出,装备强则国强。无论从美德日等发达经济国家,还是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看,只有装备制造业的强大,才能成就一个国家的强盛。装备工业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装备工业的发展来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李佐军先生脱稿对中国近期经济运行及数据进行解读,业务功底深厚,演讲条理清晰获得现场听众的赞誉。
一、要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国虽然已是一个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中国还不能称之为制造业强国。装备强则国强,无论从美、德、日等发达经济国家,还是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看,只有装备制造业的强大,才能成就一个国家的强盛。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将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装备和服务支持,是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须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二、加大科研投入,建立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美国“再工业化”的本质之一是强调和重视科技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当前,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已经陷入了一种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中国自主创新薄弱,装备制造呈现失守困局,尚不具备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潮流的能力。目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不能生产大型民用飞机、深水海洋石油装备,90%的数控机床、机器人依赖进口,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对外依存度达70%。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中国制造业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与发达国家在市场上展开竞争,并推动未来经济长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尤其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需要培育核心企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中国政府需要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一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组建大型装备企业集团,运用各种经济财税立法政策,推动企业并购重组,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形成装备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多中小企业在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等方面对大企业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四、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联盟。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并推动化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机械工程师等之间的交流合作。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战略研究,探索积极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实质性的产业战略联盟,逐步形成一套化、规范化、流程化和市场化的长效机制。